南韓總統選舉,青瓦台即將易主,決定日後政治經濟走向,社會文化等方面也會受到影響。南韓總統任期五年,只能一任。執政黨候選人朴槿惠在二○○七年時想要參選,後來讓給現任總統李明博。在野勢力原本是兩強對峙,最近也因為獨立候選人安哲秀宣布退出,使得今年十二月十九日的總統大選,形成朴槿惠對文在寅的拉鋸,朴、文兩人民調支持度接近。
這場選舉,表面上是朴、文對決,事實上是世代對決,兩人都被視為是前總統代理人,也就是「朴正熙的女兒朴槿惠」對「盧武鉉的前秘書長文在寅」,這個現象也顯示在支持者的年齡層。以年齡層分布來看,朴槿惠在五十歲以上族群有優勢;文在寅則在年輕和中壯世代較受歡迎。先前年輕世代還有不少「賭爛票」可能會投給首爾大學融合科學技術大學院院長安哲秀,但是現在安哲秀退選,文在寅能夠吸收多少「賭爛票」,關鍵在其經濟政策。
如同台灣的「二十二K」,南韓有所謂「八十八萬」世代。八十八萬韓幣相當台幣二萬二,年輕人對於低薪高物價的現狀,非常不滿。韓國的所得分配不均嚴重,首爾房價高得嚇人。這些年輕人一度想透過支持政治素人安哲秀,表達他們對於兩大黨的不滿,但是現在事實證明,獨立候選人在南韓參選非常困難,這些「八十八萬」世代是改投文在寅,或是乾脆不投票,值得關注。
朴槿惠也知道年輕人的想法,陸續推出不少吸引「八十八萬」世代的政見,對大財團的限制、大學學費減半等,都是為了吸引年輕人的選票。只是目前執政黨一再開放自由貿易市場,朴槿惠選舉期間的政見能夠取得多少年輕人的信任,有待觀察。
和台灣的「崩世代」一樣,韓國的「八十八萬」世代也擅長、習慣網路動員。這次韓國總統大選,安哲秀就以社群網絡(SNS)做為主要的競選手段,造成旋風。只是安哲秀沒有政黨、資金和組織系統的動員,不得不退選。
最後到底是誰勝出,可以看出韓國經過獨裁統治之後,選民對於轉型正義的看法如何。對於受到父母都遭暗殺,一度不想參與政治的朴槿惠,當了十五年的國會議員,主要的支持者還是那些懷念當年「相對穩定」生活的人;這點和有些台灣人懷念蔣經國類似。但是對於其他人,「朴正熙」三個字,跟鐵血獨裁、白色恐怖和光州大屠殺連結在一起,因此,「朴正熙的女兒朴槿惠」未必是一個正面的名詞。
這也是為何朴槿惠在十一月二十五日正式宣布參選的記者會上說,從外匯危機時期步入政壇至今,她大部分的人生都是與南韓國民一同走過,她把此次總統選舉當作報答國民的最後一次機會。 也就是說,如果她沒能成為韓國史上第一個女總統,就要退出政壇。這是一個豪賭,端視韓國選民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