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談書法】康有為 書體神完氣足

陳俊光  |2012.11.15
2380觀看次
字級

康有為(西元一八五八~一九二七年),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晚年別署天遊化人,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清光緒年間進士。

遜清之際,康有為是維新派領袖,創建保皇會,其一生主要的精神,投入維新運動及保皇等志業,宣傳君主立憲,反對革命。對書法理論的研究及創作,均可謂餘事。

雖然他的政治理想皆以失敗收場,但其餘事則為後人留下「反省傳統,走向革新」的新思朝,以及神完氣足的書法作品。

在中國近代書法史上,康有為以其鮮明的書學理論引人注目。其著《廣藝舟雙楫》是在包世臣《藝舟雙楫》之上加以擴充闡揚,主旨是「提倡碑學、抑制帖學。」

此論述獲得了廣泛的支持。他指出:「今日欲尊帖學,則翻之已壞,不得不尊碑」,因此以北方雄大粗獷的北碑,取代二王為主的妍美書風,只因翻刻毀壞原筆意。

當今資訊發達,即便是內府祕藏的原墨跡本,或隱匿窮鄉的碑刻,一般小市民透過網路,皆可直接看得到真本。康有為當年論述的主因,如今是不存在的。

但彼時他的思想引起了共鳴,所以有更多新鮮有趣的碑版出現,令人為之一亮,使習書者有更多的選擇。

康有為的書法直來直往,其氣滿滿,點畫不計工拙。近人胡蘭成對其書有評論云:「康書以鄭文公碑為底子,能直而不能曲,見其劍拔弩張,而不能博大雍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