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的美國大選,尋求連任的歐巴馬總統獲勝。但他面臨的,是更艱困的經濟情勢,能否有效扭轉,不只美國人民熱切盼望,更影響全球景氣,當然也包括台灣。
美國大選前,幾乎所有主要民調都指出,歐巴馬和對手羅姆尼聲勢不相上下,支持度調查差距多只在百分之一左右。但開票後發現,歐巴馬不但在人民普選投票中勝出,選舉人票更大勝羅姆尼近一百票。然而,他也只能高興一個晚上而已。事實上,歐巴馬與選民連一個晚上也高興不到,因為當天美國股市就大跌三百多點,是史上僅見的大選當日跌點!
先是二○○八年的金融海嘯之後,歐債風暴又接著登場,全球領袖都陷入如何拚經濟、帶給人民好日子的苦戰。歐巴馬的勝選感言強調「最好的還在後面」,但苦日子真的結束了嗎?美國近年失業率持續走高,目前還在百分之七點九、將近百分之八的高點;全國失業人口高達五百萬人,這些數字都不好看,短期內不可能全面改善。支持歐巴馬的選民中,以中下階層的經濟弱勢者居多,他們從勝選的激情之夜過後,第二天仍要面臨酸澀的失業苦果。
更令人憂心的是,不論貧富,所有美國人明年都瀕臨「財政懸崖」的威脅;如果不能過關,不但美國將遭遇「明顯經濟衰退」,全球經濟都會跟著遭殃。這個經濟大難關來自小布希時代的減稅措施到期,人民負稅增加,因此影響消費支出。而政府為削減預算赤字,極可能採取縮減公共支出,並自市場抽離六千億美元。民間和政府支出同時減少,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不言可喻。
如果歐巴馬能和美國國會在二○一三年到臨之前的一個半月內,設法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或可稍緩「財政懸崖」的下墜速度。可是目前眾議院仍掌握在敗選的共和黨手中;參議院雖以民主黨居多數,但並沒有達到壓倒性的地步。歐巴馬要和國會協商,還得花費一番力氣。
除了政經難題,更糟糕的是,這次美國大選不但更嚴重的撕扯了共和、民主兩黨支持者之間的情感,也塑造出更明顯的貧富階級對立。政客為求勝選,在選舉過程中不惜互相造謠抹黑,發布假數字、假消息(連歐巴馬的母親曾替色情刊物拍照的荒唐說法都傳出來)。經過這次總統選舉,美國社會鴻溝日深,情況與台灣極為類似。歐巴馬政府如何重新團結民心,是較政經困境更高難度的挑戰。
對照美台經濟情勢,歐巴馬有大幅削減公共支出的燙手山芋,馬英九總統在拚經濟無力下,也只好祭出自砍國務機要費一千萬元的最後一招,連帶使考試院長關中、藍營五都市長等人跟著砍首長特支費。然而,整體經濟的提振豈是靠幾千萬的砍刪就能達成?
《經濟學人》形容歐巴馬的勝選是,在經濟困局中,「選民寧可和熟悉的魔鬼打交道」,此言有深意。但如果國家領導人都被譬喻為「魔鬼」、「笨蛋」這種負面詞語,則人民何其不幸!但盼眾總統們能深自反省振作,以無愧於人民的托付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