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 巴拉圭辦醫院 救助早產兒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國際佛光會成立二十年以來,在全球各地致力各項服務性活動,尤其協助不同種族與宗教的人民,解決其生存發展的問題,像是巴西「如來之子教養計畫」、巴拉圭「無飢餓方案」及「早產兒安置方案」、印度「安全水井計畫」,以及中國的「希望小學設置計畫」等,皆一再回應聯合國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寄望。
位於南美洲的巴拉圭民風純樸,唯因民眾經濟情況不佳,國民教育水準不高,當地貧民區少女早產現象尤其嚴重。國際佛光會巴拉圭協會督導宋永金表示,當地佛光會自一九九九年開始,發動佛光人為早產兒捐助保溫箱,獲得衛生當局支援醫護人員,十三年來為超過三千八百五十名早產兒保命,當地早產兒存活率也從一九九九年的四成三,提升為目前的九成多。
由於巴拉圭貧富差距懸殊,窮人比例高達全國人口三分之二。宋永金表示,巴拉圭佛光協會為解決人民飢餓問題,利用當地盛產的大豆,歷年來在兩個省、七個市設置一百二十個「愛心豆漿機站」,讓民眾獲得基本溫飽;巴拉圭佛光協會聯合當地華人於二○○三年出資興建「中巴佛光康寧醫院」,為貧苦病患提供免費醫療,九年來服務五十五萬一千九百人次。
教育:南非教電腦 輔導失業者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愛在哪裡?愛在有慈悲、有佛法的地方!」南非南華寺導師依淳法師表示,南非的工作機會並不很少,但失業率高達二成五,為培養青年就業技能、創造就業機會,南華寺與當地佛光會合作,於二○一○年六月設置「南華教學中心」,內部擁有八十台全新電腦,且由微軟公司免費提供教學軟體,開設會計軟體、華語文教學,並設電腦學習測驗中心;學生通過測驗後可領取微軟的證書,對青年就業非常有助益。
依淳法師表示,南非佛光會的成員都是南華寺的護法信徒,南華寺的活動無不參與,十幾年在南非深耕,無論在聽聞佛法、共修、個人自修、護持道場上盡心盡力,在慈善和教育上也努力推動,十八年來的冬令賑濟,受惠家庭超過六萬戶、五十萬人以上,所捐贈的輪椅超過一萬三千台,毛毯超過六萬件,米油鹽糖及衣物鞋襪等民生物資難以計數;近年來,南非佛光人更捐贈數百部電腦,提供偏遠鄉鎮成立電腦教室,幫助當地青年免費學習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