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從戎陣,流汗幾東西;
一日馳千里,三丈拔深泥。
渡水頻傷骨,翻霜屢損蹄;
勿言年齒暮,尋途尚不迷。
──陳‧沈炯‧〈老馬詩〉書法/葉恭綽
文/林少雯
昔日從戎陣,流汗幾東西;
一日馳千里,三丈拔深泥。
渡水頻傷骨,翻霜屢損蹄;
勿言年齒暮,尋途尚不迷。
──陳‧沈炯‧〈老馬詩〉
這幅護生畫,讓閱畫者感覺到愉悅且親切無比。
畫面上有一棵剛萌發細葉和枝條的柳樹,從那尚未茂密的枝葉上,可以想見是春末夏初。而那隨風飛舞的柳葉和地上的青草,也告訴閱畫者畫中正是鶯飛草長的暮春時節。
這幅畫的主角,是那匹表情平和,且自在地接受主人幫牠刷洗沐浴的老馬。馬的主人背對著閱畫者,我們雖然看不到他的表情,但可以感受到他對老馬的愛和疼惜。
原來,這匹老馬曾經是一匹千里馬,陪著主人日夜不停地馳騁沙場,立下不少汗馬功勞。風裡、雨裡、泥裡來去幾經年,涉水越川傷筋動骨,夜裡趕路霜雪冰寒常使馬蹄受凍,馬可一點都沒怨言,總是盡忠職守地陪伴主人。數不清多少日子了,都跟主人共度。
如今,主人啊!您可別嫌我老邁無用,我雖沒力氣再疾速奔馳,但是我的記性可好哩!您不論要上哪兒去,即使迷了路,我都可以將您送到目的地。有了我,您就放心了,我可是一匹識途老馬喔!
這幅畫,這首護生詩,原來是老馬有話要說呢!
那位背對著閱畫者的馬主人,我們從他輕柔的動作中,已經得知不必老馬來提醒,看他如此憐愛地為馬清潔身體和刷毛,當知他必定珍惜與老馬之間這分相知相惜的情誼。
很普通的一幅畫,但是經過仔細閱讀和體會,發現此畫一點也不普通,而是一幅令人感動莫名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