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白雪酥

心迺 |2006.10.06
1393觀看次
字級

父親是糕餅師傅,從小看他甩糖、敲綠豆糕、揉麵捍麵、抄鹹糕仔粉、煮麥芽糖、做各種餅品酘酘一直以來,童年就在「被困在甜膩的香味中,無法出去玩」的遺憾中度過,所以全世界小孩都愛吃的餅乾甜點,我從來也不碰,儘管父親的手藝一流,我只愛跑去父親工作的餅房拿做餡料的香腸、蛋黃來吃。

念國中時的一個中秋前,父親照例被聘請去趕做中秋月餅,放學後我跑去找他,正好一盤台式月餅(白椪)出爐,工人拿一個給我,我不知怎麼就吃了,熱熱香香的,咬了幾口才發現它不是綠豆椪,而是綿白的餡料,有點像吃鳳眼糕的感覺,我問父親:「這是什麼月餅?」
父親說:「白雪酥。」約莫包的是白豆沙吧?
父親順口問我:「好不好吃?」
我說:「很好吃。」

從小到大我只會嫌他的工作影響了我的童年,他的作品我連碰也不碰,遑論拿來吃,吃了又稱讚,父親說白雪酥很少人做,這是人家訂製才有的。

從那次過後好幾年,只要父親做中秋月餅期間,幾乎每天放學就會看見桌上躺著一個白雪酥,有時整塊完整,有時切好四份方便拿取,那幾年哥哥姐姐全不在家,家裡只有爸媽和我三個,我常常還來不及換下製服,就先吃起白雪酥。

說真的,當時一時認為很好吃的心情,並沒有延續到以後,對白雪酥,僅僅只是「不討厭」而已,但我仍然很幸福的吃個精光,我自認這是體貼的行為,回報的是爸爸的愛心,對於這個從來不喜歡他的行業的女兒,行動證明這白雪酥很好吃,大概是對他最大的禮讚吧?

一直到現在,我仍不碰糕餅甜點,因為我鍾情的糕點師傅早已不在,他的小孩們,早已用一種伯牙與鐘子期的心情在生活,任何傳說中多好吃多好吃的糕餅,都不是父親做的,不是父親做的,哪裡會好吃?

想再吃一次父親做的糕餅,白雪酥也好,綠豆椪也好,廣式棗泥月餅也好,婚嫁用大喜餅也好,花生酥也好,牛舌餅也好,七月拜拜用的鹹糕仔也好,紅龜粿也好,什麼都好,只要是父親做的,只要是父親拿回家放在桌上的酘酘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