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路角淨空與行的權利

 |2012.08.13
1297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長郝龍斌日前在台北市交通會報中指示,為改善部分路段的交通情況,以監視器錄影舉發違規停車。郝市長的指示,遭來侵犯人民隱私權的質疑,也有部分警方人員表示沒有人力監看錄影帶,認為此案不可行。

在台灣,幾乎每個路口或重要的公共場所都可看到監視器高懸,堪稱監視器「王國」;而警方辦案也高度仰賴監視器。但因密布的監視器對人民的隱私權構成嚴重的威脅,許多人權運動人士一再質疑政府普設監視器的政策。在人民對隱私權受侵犯仍有疑慮的情怳下,政府應克制使用監視錄影所得之資訊的想法。從這個角度來看,以監視錄影器攝錄所得來告發交通違規,確實會惹人議論。

但郝市長為維護用路人安全的初衷和目的,並沒有不當。事實上,不只台北市,全台灣各大都會都出現嚴重違規停車的現象。在選票的考量之下,各都會城市都以拖吊取代效率較高的現場拍照告發,以減少「得罪」的人數;此一鄉愿的心態,卻增加合法用路人發生車禍的風險。

近幾年來,路口違規停車的情形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在路口轉角的騎樓下設立咖啡座的風潮從南傳到北,從最早的咖啡飲料業者開始,現在連便利商店也跟進;有些駕駛人隨意把車子一停就坐下來喝咖啡,也不管路口禁止停車的紅線,甚至兩排、三排的併排停車,有些小朋友走斑馬線,等他穿過車輛間的縫隙已經是快車道了,行進中的車輛駕駛此時才看得到個子較小的行人。

轉角本來就容易發生車禍,路口禁停的目的是在減少轉角的死角,但現在多重併排的現象增高了死角的威脅,卻未見警方採取積極的行動。

這些違規停車者所以會有恃無恐,就是看準了警方以拖吊替代拍照告發的執法方式,違停者坐在騎樓下,內排的車子要出去就挪一下,拖吊車來了也看得一清二楚,屆時再來移車還來得及,更有些惡劣者,駕駛人繞了一圈等拖吊車走了,又停回原地。

打通騎樓曾經是以前多任市長的政見或政策,幾年前台北市才把機車趕出騎樓,本意是讓行人有一個不受日曬、雨淋的舒適、安全的步行空間,但機車退出騎樓後卻換來店家延伸為營業場所,成為喝咖啡、甚至是吸菸區;並帶來了周邊違規停車的問題。此一現象一開始出現時並未受到遏止,養癰成患,以致蔓延成全台共同的風潮。

拖吊車拖吊的能量有限且成本較高,應集中用在違停事態嚴重或緊急狀況下,取締違規停車還是要靠員警或交通助理員密集的拍照開單或告發,才能收到嚇阻的效果。至於造成路口違停的禍首─違規占用騎樓營業的問題,台北市以外的情況更嚴重,有些城市的政府甚至放任不管。當路口違停已成為合法用路人的壓力時,地方政府沒有理由再裝聾作啞,警政系統更不能任令情勢惡化,應速採取行動,還給用路人安全的空間,保障行人的權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