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開法師(南華大學代理校長、南華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譚生:「記得上次向您請益有關『預知時至』的道理,很感謝您深入淺出的一席話,指點了我不少的新知,也解開了我很多的疑惑。」
慧開:「不客氣!」
譚生:「最近和朋友們談論起有關宗教與佛學的話題,講到有關三世因果的部分,對照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大夥兒心中有不少疑惑,談來談去,討論不出一個讓大家都能理解和滿意的結論,所以要請您開示、開示。」
慧開:「不敢當!我們互相研究。能不能先請問您和朋友們有哪方面的疑惑,可否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譚生:「比如說上個星期剛剛過去的這個蘇拉颱風,就有位資深認真的警官,三峽分局圳頭派出所所長王明祥,在颱風天的凌晨主動加班執行勤務,卻因公而殉職,那天還剛好是他的生日,生日成了忌日,除了不勝噓唏之外,我們也都深深覺得老天無眼,因果何在?」
慧開:「您的感受,我充分理解,也非常惋惜我們失去了一位優秀的人民保母。但是,我們不能以此就遽然質疑因果何在啊!」
譚生:「可就如俗話所說:『好人不長壽,禍害一千年』,現實社會中確實存在不少這樣善無善報、惡無惡報的現象,我們在耳聞目睹之餘,就覺得非常困惑,百思不得其解,要不質疑因果何在也難哪!」
慧開:「您說得也是,然而人世間的諸多事務和現象,其中的來龍去脈有許多層面,不能夠只看表層就得到結論。」
譚生:「可是我們怎麼看,都覺得不合理啊!」
慧開:「的確,有許多事情乍看之下,確實不合情理,那是因為還有另外一層,甚至好幾層的因緣條件和因果關係,我們沒有看到或沒有想到,或者雖然看到或想到,但一時還看不完整,所以就覺得不合情理了。」
譚生:「那麼我們該怎麼樣來看才能看出它的道理呢?」
慧開:「首先,我們不能只從一件事情的其中『一點』來看,而必須從一件事情變化的整個『脈絡』情境來分析。」
譚生:「您能不能說得更具體一點?」
慧開:「可以。就以這位殉職的警官王明祥所長來說吧!先講這個被媒體稱為像是醉漢走路的『醉颱』蘇拉,還沒登陸前,中央氣象局就預報它來勢洶洶,要及早做好因應措施,不可大意。在颱風天執勤,本來就有一定程度的風險,雖然這不是導致王警官殉職的直接原因,但也是間接促使事件發生的脈絡情境。」
譚生:「那麼什麼是直接的原因呢?」
慧開:「根據警方的說明,當日清晨,王所長為巡視轄內被列為危險地區的住戶是否安全撤出,獨自開著巡邏車行經大埔路彎潭路段,因路面積水達八十公分而拋錨,他打電話回派出所請求支援,然後準備徒步涉水前往繼續執勤。當時剛好有一名記者和環保局科員也開車經過那裡,看見走在路上的王警官突然倒在地上,他們趕緊將他拉起抬上車;剛好又有三峽消防分隊隊員巡視災情路過發現,隨即協助在車上進行CPR,然後送恩主公醫院急救近兩小時,但仍然回天乏術,經過家屬同意後拔管。後來法醫調閱病歷得知王明祥所長有心臟病和中風病史,並在他的胸前發現一圈紅點,符合心因性休克產生的反應,因此認定他是在勤務期間『病故』,令人感慨萬分。」
譚生:「聽了您的分析,知道他殉職的直接原因是身體健康的因素,但是在感情上仍然無法接受,為什麼這樣的一個好人,偏偏會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就這樣子走了?老天爺有眼嗎?心中怎能不生起一連串的問號呢?」
慧開:「我很能體會您的傷感與疑惑。您的傷感與疑惑,其實也正是您參究生死奧秘的契機,而這些看似不合理的生死情境也就是生命中的現成公案吶!值得我們好好地參究!」
譚生:「您說得有點玄了,能不能講得更淺白一點?」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