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楊慧玉
湛藍的海洋,美麗的沙灘,光影中變幻莫測的奇岩峭壁,馬祖長久維護的自然景觀,孕育出多樣化的生物資源。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每年夏季來到馬祖繁衍的燕鷗了。
六月到九月,馬祖進入燕鷗季。豐沛的海洋資源是海鳥覓食的寶地,這些嬌客多在馬祖無人島礁上築巢繁殖。連江縣政府於是在民國八十九年設立「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範圍包含東引鄉的雙子礁;北竿鄉的三連嶼、中島、鐵尖島、白廟、進嶼;南竿鄉的瀏泉礁;莒光鄉的蛇山等八座無人島嶼,主要保育包括白眉燕鷗、蒼燕鷗、紅燕鷗、鳳頭燕鷗、黑尾鷗、岩鷺、叉尾雨燕等七種鳥類。
黑嘴端鳳頭燕鷗吸睛
提及馬祖最引人矚目的鳥類,便非「黑嘴端鳳頭燕鷗」莫屬。嘴為橘黃色、尖端為黑色為主要特徵;頭部黑色、具有羽冠的黑嘴端鳳頭燕鷗,燕鷗科鳥類中最稀有罕見的一種,曾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世界鳥類紅皮書中列為瀕臨滅絕,自一八六三年命名以來,觀察紀錄僅有數筆,目前兩岸不到百隻,於北竿有繁殖紀錄,堪稱「神話之鳥」,而馬祖就是這舉世聞名的神話之鳥的繁殖地。
此外,以東引為繁殖地的「黑尾鷗」,雖在該區域幾乎整年可見其蹤影(有來渡冬的、有過境的、有夏天來繁殖的),但卻是台灣地區唯一的繁殖點,也可能是該種鳥類在東南亞地區繁殖的南界。
馬祖野鳥學會理事長王建華指出,鳥類是十分敏感的族群,儘管燕鷗多生活於馬祖的無人島上,但以黑嘴端鳳頭燕鷗為例,五到七月為其繁殖季節,在此期間因部分媒體與少數鳥友造訪,便造成干擾,這兩年鳥況大不如前,數量有下降趨勢,以往每年有二、三十隻,今年截至目前只出現三、四隻。更遑論博弈在此大肆開發,可能造成的後果,可想而知。
營造獨一特色
事實上,「博弈園區」是包含於「國際觀光度假區」內,依據《離島建設條例》,度假區內至少應包含國際觀光旅館、觀光旅遊設施等,賭場則是整體園區規畫的一部分。大規模開發與賭場建設,必然對馬祖的社會文化、價值觀、脆弱的生態體系有所衝擊。
在地風土與文化本是馬祖住民引以為傲的資源,但礙於交通與地方發展,讓許多住民忍痛二擇一,難道政府無法提供第三種選擇,不致造成地方對立、破壞在地生態、文化的方案?王建華認為,馬祖的發展,特別在離島上,應以建立小而美、社區參與的生態旅遊為優先,而非國際財團所營造移山填海、改變自然生態環境的度假飯店和賭場。
孤懸海外的地理位置,造就馬祖特殊的生態資源,但同時也阻隔與台灣的交通。在「博弈公投」通過開放博弈後,大規模開發勢必危及當地生態,如何取決?馬祖居民期待什麼樣的未來?想留給子孫什麼?這些問題在在考驗住民與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