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盲、右耳的聽力也已喪失。
三台老錄音機擠在一張窄書桌上,旁邊堆滿了錄音帶。
八十八歲高齡老作家梅遜,就在這家中廚房旁、沒有燈光的小角落讀書、寫作。
錄音機是梅遜重要的「寫作工具」,一台錄初稿,一台錄修改的稿子,一台錄定稿。
數十張三十二開淡黃色薄紙,右上角以鐵夾固定,他摸索著用一把尺在紙上遊走,一旦尋找到適合的角度,就開始順著尺振筆疾書;同時他也摸索出經驗來,知道一支原子筆大概書寫多久之後就沒有墨水了。
停筆時,他會將薄紙沿著尺摺起來,如此一來,假使尺不小心挪動了位置,也不致於找不出剛才寫到哪裡。梅遜說,這些紙是爾雅出版社負責人隱地替他細心裁好送來的,隱地也會定時問他紙用完了沒,文人間情至於此,著實令人感動。
房間裡有清華大學盲友會製作的錄音書,看不見的梅遜,不但讀書,還不曾停止寫作計畫。
他說:「如果不能看又不能寫,人生可就真的太乏味囉!」
《梅遜談文學》即將出版,爾雅出版社的負責人隱地先生說:
原來八十七歲的奇人梅遜,繼《新為我主義》、《孔子這樣說》之後,隔了六年,他又完成了二十六萬字的《梅遜談文學》,一個失明老人,八十一歲時交兩本書請爾雅出版,當時我就認為這是奇蹟,想不到八十一至八十七歲六年當中,他在黑暗中繼續摸索著寫作,且完成一般人都認為不可思議的夢想──梅遜將他一生奉獻給文學的志業,細說從頭,將他腦海中日思夜想的全部過程又完整的寫了下來,《梅遜談文學》其實就是梅遜和文學纏繞一生的縮影。
稿件到了《文訊》封德屏社長手裡,封社長建議梅遜次子楊祖光,向國家藝術基金會申請出版補助,結果被打回票──一毛錢也申請不到。封社長只好來問我,而梅遜對我來說,他是我文藝青年時期第一位遇到的貴人,自己能踏上文學之路,創辦爾雅出版社三十多年……原來我的文學禾苗是這樣長成的,種籽、泥土,甚至陽光與水,全是梅遜先生所賜給的。在這種情形下,我立即對封社長說,請祖光將稿寄給爾雅由我來處理……
文人之間的一分相惜,讓人心疼又溫暖,也讓文學、文化的長河得以脈脈蜿蜒,終能「不廢江河萬古流」。
真正的「為我」
——是在追求人生的意義,
創造生命的價值
梅遜說:「近世紀以來,自然科學的進步日新月異,而人文思想的發展卻遠遠落後,無法配合,以致道德淪喪,物欲橫流,社會紛擾不安。人人以為自私貪婪、圖利自己就是『為我』,其實是『損我』!」每個人都有「為我意識」──人們追求榮譽之心、責任之心、愛美之心和好奇之心,為了在群體社會建立自我美好的人格形象,為了使自己的人生活得有意義、有價值。但人類的天性,除了「為我意識」之外,同時也有「損我欲念」──譬如自私之心、貪婪之心、怠惰之心和僥倖之心。
「為我意識」和「損我欲念」的源頭就是魔,這個原魔可以看成是叔本華觀念中的「意志」,也是古希臘時代所謂的「愛欲之神」,可以把人提升到一個很高的境界,但同時也可能把人推向毀滅的境地。
梅遜認為:當一個人「為我意識清醒」的時候,就是一個好人,如果「損我欲念」興起,蒙蔽了「為我意識」,他就會變成一個壞人。
這和作家華嚴在《智慧的燈》書中說的:凡人心中都有兩隊小兵,當善兵戰勝惡兵,我們就是好人,反之,我們就會成為別人心目中的壞人。這種「兩個自我的掙扎」是一種天人交戰,如果有一天,人的羞恥心死亡,當然行惡也就毫不臉紅更毫無羞愧之色。
梅遜說:「真正的『為我』,是在追求人生的意義,創造生命的價值。」他從根本上糾正世人錯誤的觀念。一個在黑暗裡長年摸索的人,他反而有異於常人的智慧,尤其我們面臨亂世,所有我們曾經信仰的,如今當道之人,居然全要一一予以摧毀,而台灣,就像專欄作家張作錦說的,已到了「不好禮」而「富」的時候,難怪另一位資深新聞工作者和作家桑品載也說:「民進黨不是沒有戰士,而是沒有面對是非的道德勇氣,所謂天王、天后,都跳不出權力的酒缸,一方面虛弱地耀武揚威,一方面卻買醉度日。」
發現孔老夫子的思想,也全是健康的「為我」思想
梅遜的《新為我主義》和《孔子這樣說──從論語看為我思想》可說是一套姐妹書。這套書,開始於「無中生有」,梅遜小學畢業前一年,因抗日戰爭就跟隨家人逃難,好好一個家因兵燹而成為廢墟,從此梅遜流離漂泊,過著孤單生活,時常心中自問:人活著到底有何意義?二十五歲,梅遜流浪到了台灣,雖然找到了職業,但孑然一身;等到憂患中年,更覺前途茫茫,情緒低落至極時甚至想到自殺,但幸虧梅遜日思夜想,終於在徬徨矛盾中想到積極的「為我」意識,同時,他透過清華大學盲友有聲書服務委員會,不停閱讀各類書籍,特別研讀中國人的聖經──《論語》,他發現孔老夫子的思想也全是健康的「為我」思想,和他想法幾乎一致,於是他更加仔細研究《論語》,他並不把孔子當偶像,他只是想透過孔子的許多話證明這些年來自己的思想結晶──「新為我主義」是經得起考驗的人生真理。如果他眼睛未瞎,可能還想不到這些人生哲理,因為眼睛看不到,反而克服困難,研讀《論語》,這種奮而不懈的精神,就是真正為我思想的實踐!
人生沒有什麼大道理,也不必嘴上經常掛著仁義道德。人為自己而活,人向自己負責,但人也絕不可只為自私自利而活,活著,就要活出人的生命價值。人若因頓悟找到生命價值,人生在世,立即有光,當然就不會渾渾噩噩,憂鬱症和躁鬱症自然無法纏身。讓我們再強調一次梅遜先生的話:「真正的『為我』,是在追求人生的意義,創造生命的價值。」 ——引自《孔子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