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形象好,才華高,沒有真本事難以跨過高門檻而被社會高度肯定。但是,成為台灣最賺錢的橙果設計老闆蔣友柏卻告訴學生,「設計不是一門好生意。」老師在課堂沒教到賺錢這一堂課,落得講設計、講創意,都是「白搭」,因為都沒談到務實面!
聽此一說,由電視主播跳入室內設計的羅莉不禁加重語氣附和道,「哇,蔣友柏分明講出我們這一行的心聲,講得太有道理了。沒錯,換個方式講,這行根本就不是人幹的,超磨人的。」
從小反骨又跳Tone的羅莉朗聲笑起說,本是到巴里島衝浪純度假,卻因巧遇一個柚木家具商而一腳投入室內設計業,踏入後,腳拔不出來,第一年就花光第一筆兩百萬投資。「怎麼辦呢?」眼看收成已在望,羅莉用人脈換錢脈,幕後找到個金主來撐腰,還好,已經漸漸看到曙光了。
「設計雖然不是個好生意,但卻也不是個會消失的行業,只要有房子買賣,就需要我們規畫空間。」所以說,這行既可愛又可惱。羅莉快人快語講出最可惱的兩點,「第一,幾乎所有要裝修房子的人,都和我們約在周末假日。奇怪ㄟ,他們趁假日來處理家事,難不成設計師就不需要休個假。」
犧牲衝浪去工作之外,第二個「不是人幹」的原因在當下的屋主欠缺美學專業知識,又無足夠意願專心和設計師討論,「經常是,當我問,這角落要不要做壁櫃時,他們居然自問自答的岔開話題說,天花板低一點,或者眼睛看到別處去,」有的,沒的,常把反骨的羅莉惹得一個頭,兩個大。
走自然風,淡如三月茉莉的楊淑均入行五年,卻不這麼悲觀,「服務業就是瞭解客戶需求,把客戶的話奉為圭涅。」她認清,溝通即便是重要過程,那只是發球權,裁判永遠是客戶,「所以,我情願費心把前置作業做妥,免得往後一改再改。」
萬一真的非更動不可,切勿遷怒屋主或工班,「不要動不動就翻臉,」拿出記錄本來,一樣一樣核對,有禮又有理的做報告、搏感情,必能在善意下解決問題。
觀點縱然有別,兩位空間設計師卻異口同聲說,「再苦,我們都要熬下去,」因為這生意再不好做,都永遠不會消失,而且,迷人又有成就感,只要用心,不會每件案子都「白搭」。
如何看待台灣產業
蔣友柏 最講務實面
橙果不會為設計而設計,卻會為獲利而調整設計。蔣友柏在《財訊》雜誌表示,光講設計、講創意,都是「白搭」,因為都沒談務實面!「你付我錢,我就幫你賺錢」是他的原則,現在人花錢會愈謹慎,開始認知除了設計也要做行銷,找廣告公司好像沒用,因為媒體太多,新產品很快就被淹沒。
羅莉 和工班搏感情
做為屋主與工班之間的橋梁,設計師除了用文字記錄下每次結論,做為往後修正的依據,表達還要有技巧,千萬別一出口就是專業術語,「誰聽得懂呀?」
羅莉蹲在地上學習工班的視覺習慣與語言,瞭解工人多半懶得「囉嗦」,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要刷牆,就交代是幾號的色卡,厚度多少,無需交叉討論,因為愈說愈糊塗。
楊淑均 先修心理學
一生能擁有幾棟房子?眾所周知,很有限,也因此對裝潢很機車,這是必然的。楊淑均想通這一點,以最大的耐心巨細靡遺的和屋主溝通。多數人和設計師打交道經驗其實有限,自己也知道出口的都是外行話,但終究出錢的是自己,維護權益理所當然。
也因此,她說,厲害的設計師先修心理學,懂得人性,雙方溝通才更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