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路平與路不平

 |2012.07.01
1940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斥巨資推動「路平專案」,不少民眾仍常「路見不平」。日前豪大雨,沖出兩百多個破洞,其中有二十處是路平專案道路。政風處抽核,發現有十二處缺失,再抽查瀝青混凝土材料,十四案中僅有三案合格。瀝青品質不好,影響道路耐久性,但問題關鍵還是在人。

為了讓民眾實際感受「路平專案」施作後的道路平整性,台北市府前年曾在林森北路辦嘉年華,開放小朋友在馬路玩保齡球、打高爾夫。林森北路也許不假,各處路平之初也或許不假,卻禁不起時間考驗。

路無三里平,頻繁修補是主因,政府三令五申,道路新鋪後一年不得開挖,卻始終做不到,馬路像補丁。政府說牽涉單位很多,意見還要統合;但多年過去了,還是沒有統合。

新鋪路面不久就出現坑洞,除了瀝青不好,施工品質恐怕更糟。國家地理頻道「偉大工程巡禮」節目,曾介紹德國高速公路,不會開裂,不會凹凸不平,幾乎不損壞,因為德國用七十公分厚的水泥澆注(美國只有德國的一半),再鋪高質量的瀝青。人孔蓋也與地面齊平,接縫處小到感覺不出。工程車隨時巡迴,有洞就補,補完後,絕無高低落差。

至於日本,修路前,先稍微破壞路面後,挖土機裝上類似鉗子的手臂,一塊塊把柏油路夾起來運走。接著,工人拿尺確認深度,與德國一樣七十公分。鋪柏油不是一次填完,而是每次鋪十公分,再用機器把石頭和柏油敲緊、敲平,日後不會鬆掉。一層一層反覆鋪,壓路機來回壓。鋪完後,摸不出高低差,僅顏色新舊稍有差異。

台灣道路施工,本來也要挖到規定的級配深度,雖然不像德國、日本那麼深,但也絕非只鋪表面。

但工程單位大都低價搶標,工愈多,花費就愈多,就可能偷工減料,往往挖不到五公分深,就急著回填;加上用低質量瀝青,鋪薄薄一層,隨便壓一壓,不美觀還在其次,重要的是經不起考驗,遇雨即破。

台灣馬路回填,新舊柏油間幾乎從沒平整過。有官員說:「路人壓久了會凹,所以要先凸出來。」這樣的話不會有人信。前年,六十一位立委提案修改公路法,要求道路施工時,人孔蓋需低於路面十公分,回填後與路面的高低差不得超過零點六公分。

為何仍要容許落差?鋪路不是高科技,僅僅以新舊柏油間的落差來說,用壓路機多壓幾次就平了,留零點六公分做什麼?把路鋪平、人孔蓋齊高,只是基本的「把事做好」而已,有什麼意見需要統合?

當初垃圾分類也說很難,嚴格執行多年,大家已養成習慣;騎機車戴安全帽,勸導多年無效,一重罰都戴了。可見事情沒有做不到,只看做不做。

日本有嚴謹制度,做事按部就班,凡事務求盡善盡美更是「做人基本道理」。德國人做事講求精確,一絲不苟,高速公路品質出名,「一點顛簸都沒有」是世界公認的。

即使認為國人民情不同,也可以學習新加坡,提高罰則,連續罰,讓施工單位罰到賺的錢不夠繳罰款,誰敢打馬虎眼?至於公家單位驗收,若事後發生問題,也需嚴查有無怠惰,如此雙管齊下,才能確保道路品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