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照護設備的需要與普及

宮以斯帖 |2012.06.23
1092觀看次
字級

 現今的遠距照護設備琳瑯滿目,但在十餘年前首先推出的只有「寶貝機」,它誕生的靈感來自林燕山心中的三個願望:

希望有一種機器能夠串起小時候家鄉濃濃的互助關懷之情;希望掌握臥床母親的生理變化且方便媽媽操作;希望民眾與醫療單位都能掌握今天、明天,乃至下星期的各項檢測數字,而非量完得到一張紙而已。

「寶貝機」可以量血壓、血糖、心電圖、血氧、體脂、體溫,及氣喘病患的吐吸流數等,檢測十七項生理功能,因價格逼近六位數,第一階段僅由醫院購入,供慢性病患帶回家中使用。

它的實用性廣為肯定之後,其他業者開始競相模仿,各種照護設備陸續出現。產業界發現設備在居家照護中的實用性,紛紛將其拿來當作刺激銷售量的附加價值。

例如,建商標榜購屋即贈送遠距醫療器材、保全業以免費使用作加值服務、人壽業者以替使用者付費招攬保戶。但上述種種推廣方式,也被詬病為僅針對有錢人在做。

一般民眾有需求卻買不下手,林燕山不諱言價格是關鍵。他給了相關單位一個建議,民眾使用遠距設備節省的醫療開支,能否一半回饋設備、一半回饋健保,達到人民有設備使用、並可減少健保支出的兩利呢?

唐德沛則建議可以搭配醫療服務,目前業者雖已設特定帳號密碼,讓民眾在國外生病時,醫生能透過帳號密碼擷取之前的生理資料,若能在台灣設立虛擬醫生,協助共同診治,醫療效果一定更加分。如此,買氣可以和需求同步提升,價格便不會居高不下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