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古國希臘瀕臨破產,經歷二次紓困,政府推動嚴厲的撙節政策導致民不聊生。五月六日第一次國會大選,新政府難產;六月十七日第二次國會大選,被視為希臘人民對歐元的一次公投,全球屏息以待。大選結果,保守派新民主黨主席薩瑪拉斯贏得勝選。不但希臘人民痛苦的看新民主黨如何走下一步路,全球各國也莫不焦慮的等待,希臘政黨以後將如何選擇其方向。
希臘是民主的發源地,但是二千五百多年來,希臘的民主似乎沒有太大進步,貪腐的政客帶給人民的盡是痛苦與失望。希臘第二次國會大選當日的出口民調顯示,支持撙節的新民主黨(New Democracy)與反對撙節的極左派聯盟(Syriza)兩大陣營旗鼓相當,可以想見這次選舉競爭的激烈。究竟該不該留在歐元區?如果不接受紓困,希臘如何走出困局?希臘退出歐元區,回歸舊幣制,能夠起死回生嗎?許多棘手的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無論民意選擇那一條路,前途都是險阻重重。
希臘人最後做出痛若的抉擇,選擇留在歐元區,各界期盼新民主黨這回可以順利籌組新政府,讓國家政務趕快上軌道。不過,勝選的新民主黨不必高興,因為反對他的選民仍占了一大半。含淚投給極左派聯盟的主要是年輕選民,過去新民主黨與社會黨輪流執政,年輕人對這兩黨反感至極,希臘如今搞到這麼糟的地步,都是這兩大黨的錯。一位婦人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訪問時哭著說:「許多人失業,有工作的也領不到薪水,許多人沒飯吃,過著悲慘的日子。」這樣的情況,簡直讓人難以想像發生在先進的歐洲。
希臘如果被迫退出歐元區,會帶來什麼後果?對希臘是非常慘痛的一條路,因為選擇回歸舊幣(Drachma),匯率至少貶值一半以上,通貨膨脹率相對上揚,對企業界是非常大的衝擊,許多中小企業也將倒閉;這對民眾的衝擊也非常大,由於進口物品價格一飛沖天,人民的購買力大幅降低。希臘退出歐元區不僅是希臘一個國家的問題,還會牽連其他歐洲債務危機國如西班牙、義大利等,這樣的後果歐盟承擔不起。因此,許多跨國企業與金融機構早在大選前就擬定緊急應變計畫,提前把資金匯出希臘以為因應。
這次大選結果,雖然支持撙節的新民主黨獲勝,該黨主張重新與歐盟、國際貨幣基金(IMF)協商紓困條件,如果歐盟同意延長寬限期,適度調整過度嚴厲的撙節措施,給予人民喘息空間,確保希臘經濟走上復甦的道路,才是可長可久之計。許多經濟學家批評,在經濟衰退之際實施緊縮撙節措施,無異經濟自殺,歐盟最高當局也應檢討不當的紓困與撙節措施,以免造成反效果。
希臘要選擇繼續留在歐元區,就要盡自己的義務。新政府必須確實推動必要的各項改革。如先從改革無效率的公務體系著手,財政、健保、教育等結構性的改革都不能再拖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欠債總是要還的,希臘人要學習過勒緊褲帶的日子;全球人民也都要引以為鑑,勿蹈其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