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光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所有走調不走調的聲音漸去漸遠,粘附在記憶的螢幕上,成為不朽的風景。然而,再遙遠,再模糊,那些生機勃勃、充滿歌聲的日子始終無法讓人忘懷。
走出大學校門,宣告我必須進入另一種角色,一箱書,一副簡單的行囊伴我開紿了並不浪漫的粉筆生涯。在一所鄉村高中校園內,高大的法國梧桐渲染著秋天的意味,落葉蕭蕭的氛圍中,我學會了恪守淡泊清貧,學會了用微薄的薪水恰到好處地裝點每一個屬於自已的日子。日復一日傳道、授業、解惑,面對停電日子裡搖曳的燭光,聽著窗外的風聲、雨聲、葉落、蟲鳴,我深深地品味著生活的寂寞和寧靜。
一個假日的雨夜,在一豆燭光的遐思裡,為了遣散積壓在心頭的憂鬱煩悶,我取出了大學期間吹過的那支塵封已久的口琴。一曲又一曲,正當我忘情其間,心境漸漸開朗時,虛掩的門被推開了,推推搡搡進來幾個住校的男生女生,他們其中的一個說:「老師,我們在外面聽了好久了,可以進來坐坐嗎?」我一笑:「難得啊,假日有你們相伴,我高興都來不及呢!」我接著說:「既然你們來了,雨夜的校園怪冷清的,你們每人唱支歌吧!」他們笑了,顯得有些緊張,有些激動。禮讓一番後,便在口琴的伴奏聲中,一個接一個亮開了年輕的歌喉,唱出了每個人心中最動聽的歌聲。
就這樣,八?悾年代初,深秋時節,在一所鄉村高中校園內,我的生活中出現了一個溫馨祥和充滿節日般歡樂氣氛的夜晚,它帶給我詩意般的美麗回憶,讓我在每一個寂寞的時辰都能想起那些年輕的歌喉。
許是因為那夜歌聲的感動,這以後的日子,一有餘暇,我總愛輕輕哼上一曲,以排遣生活的枯乏,渲洩心中的情感。無論何時何地,「歌聲」總在我生活的河道裡流淌,它令我的感覺年輕、充實而富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