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十七回賈政等人驗收了大半個園子,不覺又來到了一個新的院落。
入口處是竹籮花障編就的月洞門,兩邊遊廊相接,一邊種芭蕉,另一邊是西府海棠,眾人對這株「其勢若傘,絲垂金縷,葩吐丹砂」的進口「女兒棠」稱賞不止。
沒想到進入房內,「未到兩層,便都迷了路,左瞧也有門可通,右瞧也有窗隔斷。即到跟前,又被一架書擋住;回頭又有窗紗明透門徑。又至門前,忽見迎面也進來了一起人,與自己的形象一樣,卻是一架大玻璃鏡。轉過鏡去,一發門見多了。」幸而有賈珍出來帶路,眾人才得以走出迷宮。只是將從門口出去的時候,眼前又是一座「滿架薔薇」的花障。
如此令人心眼迷亂欲醉的院落,正是日後賈寶玉的住所──怡紅院。這段「迷宮」文字,暗示了入主其間的人將在日後成長的歲月裡,陷入層層花障與重門疊戶沒有止盡的綺麗迷宮中,摸索著愛與欲交纏的諸多生命課題。
寶玉在情愛世界裡陷得愈深,愈是「愛博而心勞」,累了,也只能倒臥在這迷夢般的花床上,將要入睡之際,身體彷彿像他曾許過的願望一般,化為一股清煙,風一吹就來到了另一座與怡紅院的空間性格同樣複雜的秦氏臥房。恍惚又是一道細細的甜香入鼻,使他眼餳骨軟,連說:「好香。」
「梁燕語多終日在,薔薇風細一簾香。」入睡後的賈寶玉,不知道那飲了玫瑰露的柳五兒此時正藉著黃昏人稀,依著花遮柳蔭而來,一徑到了怡紅院門首,又不好進去,只在一簇玫瑰花前站立,遠遠的望著。
這小小廚娘與小戲子芳官的單純友誼在旁人眼中也是不智之舉,自然會在大觀園這座是非之地引來禍事。
一切的紛擾,實源於這皇家御用的「玫瑰清露」芬芳郁豔,一碗水裡,只用挑上一茶匙就香得了不得呢!
賈寶玉此時尚未識得柳五兒,他們只是藉由玫瑰香飲初步知道了對方的存在,寶玉為了援救被誣陷而身受囹圄的五兒,一應承當了上房玫瑰露的失竊之罪。
就像二十世紀初瑞士的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所指,芳香使人的冥想達到了創意對話的境地,使人們在實際行動之前,早已與自我的潛意識達成了美妙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