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獻公時滅了虞國,俘虜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後來晉獻公把女兒嫁給秦穆公,百里奚也被當作陪嫁小臣送到秦國。百里奚引以為恥,便從秦國逃到宛(今河南南陽),卻被楚國人捉去養牛。
秦穆公聽說百里奚賢能,願以重金贖回百里奚,又怕楚人不肯。於是派使者到楚,說:「秦國的媵奴百里奚逃到貴國,請以五羖羊皮(五張公羊皮)贖之。」楚國答應了秦的要求。
當七十餘歲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國時,秦穆公親自為他打開囚鎖,想與他商談國事。百里奚推辭說:「我是亡國之臣,哪裡值得君公垂詢!」秦穆公說:「虞君不用你,才亡國,並不是你的過錯。」
就這樣兩人相談數日,秦穆公十分賞識百里奚,拜為國相。由於百里奚是用五張公羊皮贖回來的,所以人稱其為「五羖大夫」。
百里奚在秦國主政期間,大力舉薦蹇叔等賢士,內修國政、恩澤施於百姓;勞累不坐車,酷暑炎熱不打傘蓋,走遍各地,不用車馬、隨從。雖身為秦國大夫,卻毫無架子,以實際行動感動了百姓,使秦國迅速大治。
在外交上,百里奚施德予諸侯,整頓與鄰國的友好關係,絕不輕啟戰端,樹立秦國的威信,為秦穆公稱霸奠定了基礎。
晉獻公死後,晉國內亂,秦穆公九年(西元前六五一年),秦穆公派百里奚護送晉國公子夷吾回國繼位,為晉惠公。西元前六四八年晉國旱災,秦穆公還運送了大量米糧給晉救急,晉國百姓無不感激秦國的恩德。
秦穆公十四年(西元前六四六年),秦國也發生饑荒,但是晉國不僅不給秦國糧食救災,反而以怨報德,並於次年攻秦,雙方大戰,秦軍最終生俘晉惠公。
秦國以晉惠公交換晉國河西(黃河以西)五城,把疆域擴充到黃河西岸。另一方面,秦國還自西開地千里,稱霸西戎,奠定秦國稱霸以及往後一統中原的基礎。
《史記》載孔子的評論:「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辟,行中正。身舉五領(即百里奚),爵之大夫……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故後世稱許秦穆公的功業,總以任用百里奚為其首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