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提升司法品質 樹立司法公信

 |2012.06.02
1421觀看次
字級

近日司法界發生了兩件令人難以置信的怪談,再度重傷搖搖欲墜的司法公信。其一是台中有件租賃糾紛引發的強制罪,被同一檢察官起訴兩次,並分由兩位法官判決,判決的結果有不小的差異;另一件則是司法院「終於」開鍘,將高雄地方法院一位試署法官降調為司法事務官,該法官月前才因無法在期限內寫出判決書,竟抄襲他案判決,兩位當事人在接到判決書後都摸不著頭緒,敗訴人搞不清楚敗訴的理由,更不知道如何上訴。

這兩起案件都是簡易判決的「小案件」,卻再度曝露司法品質低落的大問題。發生在台中地方法院的一案兩判,是典型的流程控管不當所造成,離譜的是不但書記官、起訴的檢察官都未發現重複起訴,連地院受理、分案時,也未發現該案號的案件已經審理完畢,仍再度分案,由於簡易判決不一定會傳喚當事人,在缺乏當事人「協助把關」的情況下,出現一案雙判的荒謬。高雄地院抄襲他案判決書的法官,據媒體報導是因無法在期內寫出判決書,為了「搪塞」流程控管,先用一件假判決「卡位」,沒想到因來不及抽換正確判決書,假判決書寄出後,引來軒然大波。

一案雙判是流程控管有漏洞,抄襲他案判決書則是流程控管可以造假。都是管理鬆散,顯示司法人員未能以嚴謹態度來看待自已工作,讓司法專業成為人民訕笑的題材。

這兩起案件也凸顯簡易法庭的法官素質參差不齊問題。去年底,同樣是高雄地方法院岡山簡易庭的柯姓法官,被監察院彈劾並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處分休職一年。岡山簡易庭的法官一再出事,但這不是岡山簡易庭的問題,因為這些有問題的法官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出問題,已在各簡易庭「迴轉」多年,出事是遲早的問題。問題的癥結出在司法體系不願正面回應,以為只要把人丟到「偏遠地區」問題就會自動解決,事實上這種作法只是積累更多對司法不信任的種籽而已。

我國的司法品質,社會上早有批評,自有人發明了「恐龍法官」的名詞後,馬上蔚為流行,成為傳播媒體或民眾議論司法話題時,常用的語彙,「恐龍法官」已深植在民眾的腦海中,民眾很快就接受這個新名詞,可見人們對司法體系是如何的不滿。

司法人員每天案牘勞形,看盡各種奇形怪案,能以平常心來審度案件。但對案件的當事人來說,不論是大案、小案,不論是原告、被告,因案件的延宕不決,會讓當事人忐忑不安,備受煎熬。有些法官寫不出判決書就重開辯論,甚至再開兩三次辯論庭的也屢見不鮮,真是折磨人。

常言道名醫不只醫病,也要醫心,醫師每天面對生老病死,可以淡然處之;但對病人或家屬來說,卻是生命交關重大事件。醫師或司法官等專業人員,在平常心面對案例的同時,能否以菩薩心來面對憂心忡忡的當事人,將是其能否成為受人尊崇專業人員的關鍵,也是提升司法品質與樹立司法公信的基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