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尋人啟事給媒體的啟示

 |2012.05.28
1676觀看次
字級

新北市一名視障者由友人陪同搭乘九三二路公車,但車上只剩一個座位,由於該公車行經國道,乘客不能站,所以必須有一人下車。兩名年輕女學生下車讓座,等三十分鐘改搭下一班。

視障者很感動,希望找到這兩名女孩。客運公司把行車記錄器拍的畫面放上網路,貼出「尋人啟事」,經媒體報導後,台北大學學生發現是法律系二年級的劉盈均、王逸筑,告知「有人在找你們!」她們才知道下車讓座成為新聞,被譽為「九三二愛心女孩」。

行車記錄器的功能日益多元。發生車禍時,可做為證據;遇到別的車違規,可用來檢舉;日前藝人Makiyo醉酒打人事件,即是路過的駕駛人拍下後,有聲音有畫面,成為媒體報導的資訊,也是法官判案的依據。

網路、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日益普遍,更成為新聞發布的通路。記者常從網路找題材,或利用民眾的錄影投訴,發展為新聞報導。這種新聞消息來源多元化的現象,是新興的「公民新聞學」。

公民新聞媒體和傳統新聞媒體的差異,在於新聞來源是「素人」,而非「職人」。過去是報紙、電視等媒體提供新聞,讀者、觀眾單純接收;現在,則有許多「素人」提供消息,「職人」也愈來愈仰仗他們。

去年日本發生三一一大地震,引發海嘯,捲走房屋、汽車,許多驚人新聞畫面來自民眾手機所拍的影片。二○○四年南亞海嘯,Youtube更是全世界唯一直擊現場的「新聞媒體」,透過網友上傳的現場影片,在災難發生的第一時間,向媒體「供稿」。

在科技發展助力下,公民新聞的能量應會愈來愈大,但這是雙面刃;當人人都可以發布消息時,究竟社會迎來的是「全民記者」,還是「全民狗仔」?

傳統媒體強調「專業性」,讀者可以信賴他們的專業,因為媒體會查證消息的真偽;會採訪不同各方的意見,綜合報導,不偏不倚;遇某甲對某乙有所指控或譴責,媒體會訪問某乙的說法,平衡報導。

公民新聞則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基礎上,只要有行車記錄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任何人都可做「兼差記者」,但這些「素人」提供的消息,可能就只是「網路消息」、「馬路消息」,甚至是八卦;即使原本是事實,但經過大量轉載,走樣、變質了。

這是人們對公民新聞最根本的質疑,尤其關係到食品衛生、大眾利益或個人名譽的消息,若是不正確的、曲解的,甚至故意散布出來偽消息的,將對社會及個人造成很大的損害。

傳統媒體內部,有編輯為新聞把關,這是專業性的基礎。當「職人」要引用「素人」的資訊時,應把他們視為一般的消息來源,求證、平衡等功夫都不可省略,才能迎接「全民記者」而非「全民狗仔」時代。

網路上的「人肉搜索」也是雙面刃。雖然會遭「人肉搜索」者,大都是做出令人憤怒的事,但「人肉搜索」卻可能變質為「網路審判」。好的一面,則是尋找「九三二愛心女孩」,此一「尋人啟事」給新聞的啟示是,積極、光明面的「公民新聞」,像這樣的新聞才是社會所期待的「全民記者」時代,媒體應表現出的作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