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取自網路
亮,是大家熟悉的星球之一,在地球上,因為時間不同,我們看到的月亮形狀也會不同,有時是彎彎的,有時是半圓,有時又像圓盤,周而復始的改變著。對人們來說,月亮不只是高高掛在天上,它也深刻連結我們的生活,自古以來,月亮的變化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各民族都發展出獨特的文化,直到現在,很多故事及歌謠都與月亮有關呢!
觀察月球形狀的改變,讓它成為寫作的靈感來源,再搭配相關的修辭技巧,你就能讓月亮更栩栩如生囉!
訣竅便利貼:
1.觀察月亮形狀的變化。
2.從形狀產生聯想。
3.再搭配適當的修辭。
題目:
月亮的形狀,每天都有一點點變化,農曆初一、十五尤其不同。茲用表格說明如下:

從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月亮隨時間不同而改變的形狀。這些形狀可藉由譬喻(利用二件事物的相似點,用彼方來說明此方,通常是以易知說明難知,以具體說明抽象)的修辭,來聯想不同的事物,比如,滿月的月亮像玉盤等等。接著就請小朋友發揮想像力,練習譬喻的技巧。

經由腦力激盪想出來的譬喻修辭,就可以串聯成一首有關月亮的童詩囉!
範文:
月亮姑娘真愛變,有時像顆黑眼珠,有時彷彿是媽媽彎彎的眉毛,到了農曆十五,又變成一個圓圓的大餅,我好想咬一口喔!月亮姑娘,妳可不可以不要繼續變變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