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民陶藝展 心靈分享

阮愛惠 |2012.05.24
751觀看次
字級

【記者阮愛惠台北報導】六十二歲的陶藝家王惠民,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復健,克服了行動不便的肢體障礙,從去年秋天開始再拉坯作壺,和著舊日大型成胚,今年春,已順利完成燒窯。為慶祝重生,十二日起,他在自家的「王惠民陶坊」(鶯歌中正二路四十九號一樓)舉行「陶盤回顧展」,展期至六月十二日止。

中風之初,王惠民右手抓不起一張衛生紙,日日復健和運動,右手重新學習寫字的過程極其艱辛。期間他精神上與宗教接觸更深,不但細讀《聖經》數遍,也研究《金剛經》三載。數月前,他突發奇想試圖背誦詩文,如白居易〈長恨歌〉、荀子〈天論篇〉,漸背漸解成為習慣,感覺很好。

作陶多年,王惠民常信手作陶盤,一來實用,也可藉其廣大表面,釉色作畫造境自怡,或作淋釉垂景,或作油畫質感,或寫四時山水風光,揮灑胸中之熱情,他感嘆地說:「人生如夢一場,我已將我所有的熱情,一同隨釉火盡敷陶中,燒出幅幅我心愛的陶盤意境。」

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六年間,曾是王惠民過去陶藝活動展出最頻繁的時光,於今中風初癒之際,集中以前留取的佳作,於自家陶坊一樓展出,為中風癒後的身心暖身。

他感到烏雲逐漸散去,心中志氣不下當年,昔日所曾讀過之荀子所言「跛鱉千里」的精神,成為他當下砥礪自己的座右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