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女性創作舞台 女節台北登場

郭士榛 |2012.05.15
105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四年一度的女節是亞洲華人女性創作的鑽石舞台、一個強調女性劇場工作者參與創作的活動,今年除了台灣劇場女傑的作品發表,另有來自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的作品,展現當代女性創作者的關注焦點。

第五屆女節由台灣劇場工作者杜思慧、傅裕惠、藍貝芝、林欣怡共同策展,四周內推出十三組節目。今年女節的國外團隊則以亞洲華人為主角,包括馬來西亞的藝術遺產文化學院戲劇系講師黃愛明、北京的飯劇團與瓢蟲劇社以及香港劇場工作者馮程程。

傅裕惠表示,女節讓女性劇場工作者交流,也可觀察女性創作者在劇場的發展生態,同時也提供女性劇場工作者發掘自我的創作可能;如本來是演員的徐堰鈴,就是從女節開始嘗試導演;本來是行政製作的石佩玉,也因為女節展現了偶戲專長,成為導演。

台灣創作者朱安如的《何仙姑的幻想》以問答解惑的方式,探討現代女性的生存困境;禤思敏的《冇》關注女性內在的恐懼;馮程程《誰殺了大象》以歐威爾的《一九八四》為主題,以經典文本出發再詮釋。

黃愛明以《女‧劫》關注戰爭中的女性,飯劇團《時間的代價》展現了北京八○後青年人的生存問題,來自泰雅族的碧斯蔚‧梓佑,將以佛朗明哥、部落古調吟唱等元素,對比不同文化中對於聲音與身體的運用。第五屆女節即日起至六月三日在台北牯嶺街小劇場登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