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推動現況-- 與歐盟落差大 急起直追吧!

楊慧玉 |2012.04.22
709觀看次
字級

在動物福祉的發展上,歐洲可謂走在全球先端,值得台灣借鏡。

一九六五年,英國所成立Brambell委員會提出「五大自由」概念,為「動物福祉」之濫觴;後演化出免於飢餓、疼痛、受傷及疾病的自由、有表現正常行為的自由等,如今則為較科學化的「需求」取代。

所謂需求,是動物生物基礎的一部分。如豬隻拱土或玩弄各種墊料、蛋雞洗砂浴以保持羽毛良好等,經研究的動物需求是評估動物福祉的起始點。

最早的動物福祉保護法案是由英國於一八二二年馬丁法案中提出。較可為台灣目前處境參酌的有,歐盟於一九九六年以保障消費者健康為由,反對施用萊克多巴胺;從今年起禁止以格子籠飼養蛋雞;明年起,禁止以母豬夾欄飼養懷孕母豬。

台灣自一九九八年起,陸續公布「畜牧法」與「動物保護法」及其相關規定,涵蓋經濟動物人道管理的飼養、運送及屠宰三大面向。二○○八年,台灣動物科學研究所與SGS簽訂「人道驗證」合約,由其提供動物人道驗證服務。驗證範圍含禽畜牧場、屠宰、拍賣場、設備及工具等。然而,四年來,認證家數不到十家。

從輿論及相關立法,都顯示動物福祉在中外皆受到關注。相較之下,國內雖有覺醒跡象,發展進程仍落後許多,還需上下同心,克服種種障礙,急起直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