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佛光山座談 緬懷星雲大師

人間社記者心妙多倫多報導 |2025.09.19
35觀看次
字級
「懷念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人間佛教主題座談,近120位佛光人14日齊聚多倫多佛光山,透過交流分享,深刻體會大師所教導人間佛教的時代意義。 圖/人間社記者Harry Ho

【人間社記者心妙多倫多報導】適逢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誕辰紀念,多倫多佛光山9月14日於大殿舉辦「懷念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人間佛教主題座談,近120位佛光人齊聚一堂,透過座談共修與人間音緣,以佛光山長老慈惠法師與慈容法師訪談錄為主軸,回憶長老們對大師的孺慕之情;也透過檀講師與人間佛教宣講員的分享,探討人間佛教思想,如何在信仰中建立、在生活中實踐,以及在社會中繼承和發揚。

座談會由多倫多佛光山監院知觀法師擔任主持人,鄺家鳳、陳淑芬與呂杰3位檀講師從不同角度,分享學佛的因緣和實踐心得,陳虎、李小雯、劉愛清和杜曉陽4位多倫多人間佛教宣講員,表達發心因緣和學佛感悟。

感恩大師教誨 一生奉行

座談前,播放星雲大師行狀紀錄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口述歷史計畫,帶領大眾重溫長老們追隨大師弘法的歷程。目前口述歷史系列已出版《慈惠法師訪談錄》、《慈容法師訪談錄》、《心定和尚訪談錄》與《蕭碧霞師姑訪談錄》,記錄大師身教與言教的感人篇章。

座談以三大主題展開,在「學佛因緣」環節中,3位檀講師分享與大師結緣的經歷。

鄺家鳳自1994年起追隨大師,長年推動人間佛教;陳淑芬從1995年加入佛光會後,發心護持道場,以花藝弘揚佛法;呂杰因合唱團結緣佛光山,以專業服務協會多年。他們的故事印證「佛法在世間」,學佛的因緣各不相同,皆因大師的因緣而深植信心。

把握佛法核心 行佛利他

在「信仰建立」環節中,3人談及信仰如何在思惟與實踐中建立。星雲大師「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教誨,成為學佛之人一生奉行的指引。信仰不僅是精神依靠,更是一種責任與使命。

「日常行佛與弘法」單元中,鄺家鳳以佛光會會員信條為例,說明人間佛教即在生活之中;陳淑芬回憶參與佛指舍利迎請大典的殊勝因緣;呂杰則談及如何善用資訊科技推廣佛法,呼應星雲大師教導「只要懂得把握佛法的核心價值,做什麼都是佛法」。

座談間穿插人間音緣,3位檀講師分別以〈偉大的佛陀〉、〈流轉〉和〈浮生若夢〉緬懷大師;青年佛光幹部張芮心和Keven Chen則先後演唱〈佛在汝心〉、〈朝山〉。在悠揚的歌聲中,現場充滿感恩與懷念。與會大眾踴躍交流,從檀講師和宣講員們的真誠分享中,深刻體會大師所教導的人間佛教的時代意義。

最後,全體齊聲合唱〈佛光四句偈〉作為圓滿。知觀法師總結表示,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猶如明燈照亮弟子心靈道路。大家要在信仰中發現自己,在生活中行佛、利他。大師以慈悲與智慧提倡人間佛教,不僅屬於佛光人,更屬於全世界。

本次座談,不僅是緬懷,更是承繼與發願,大眾在交流中凝聚共識:要以自身的行動延續大師的願力,祈願人間佛教在各地弘揚光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