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身姿醉人,滿山滿谷盛開的花朵爭奇鬥豔,置身其中,讓人感受春天的美好。圖/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隨著季候漸暖,全民抓住春櫻花開謝的尾聲而瘋賞櫻!櫻花盛開之處,無不擠滿了人潮與車潮,淡水天元宮尤其是寸步難行,蔚為奇觀。為趨緩賞櫻人潮,新北市市長朱立倫近日提出鄰近沿途再種一萬株櫻花的想法。他認為,為免舟車勞頓,許多社區、公園不妨改種櫻花,為吸引觀光客,農場、觀光景點、遊樂園等也換植櫻花以迎賓,如此一來,新北市的觀光產值也相對提高。
遍植櫻花雖屬一片「美」意,但過於單一可能成為生物多樣性的隱憂,且移植過程必然危害其他樹種、生態,實有待商榷。所謂「數大便是美」,在櫻花盛開的季節,滿林的紅粉與地面上片片落辦著實令人迷醉。然而,櫻花固然美麗,但若舉目所見皆是櫻花,除了景觀顯得單調,也不利於維護生物多樣性。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指出,櫻花雖亦有其生態,枝幹、花蜜、果實都能吸引特定鳥類與昆蟲,但過於單一可能造成部分物種大量繁殖,且在其他未開花結果的季節,則又無法供應鳥類、昆蟲足夠的食物,恐造成生態失衡,並無法孕育多樣性的生物。
至於砍伐淺山地區的原生樹種改種櫻花,管立豪明確表達反對立場。他說,淺山地區的樹種包括血桐、鄉思樹、樟樹、烏臼等雜木林,各有其特色,也各有生物所好,開花季節不同,景觀上四季皆有變化,蟲魚鳥獸不但能各取所需,其隱密性也成為最佳藏身處所,若是砍伐栽種櫻花,除了造成其他樹種消失之外,也將使得共生物種消失,當山林的生物多樣性漸漸消逝,生態系中的食物鏈也將隨之瓦解。
管立豪並指出另一風險,櫻花若只栽種在風景區,或為部分景觀而栽種尚可考量,但若是大面積栽種單一樹種,風險則比較大,一旦得到病蟲害,便可能造成整片林子一起受害。因此,能依季節流轉滿足不同需求的山林、各式各樣的生物,皆有存在的必要,也唯有如此,才能共築完整平衡的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