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預定六月出版《喪禮儀節手冊》,研擬將「同志」和「小三」列入訃聞中,建議以「伴侶」稱呼往生同志的另一半,至於「小三」則可名正言順以配偶身分為另一半送終。
《喪禮儀節手冊》將性別平等、殯葬自主、尊重多元族群等現代概念,反映在現代社會的多元樣貌,納入傳統治喪事項,原本屬好事一樁,但將小三納入訃聞範本,似乎有點不倫不類,難道內政部鼓勵國人採取一夫多妻制或一妻多夫嗎?
喪禮中,往生者的配偶「大老婆」在訃聞中稱為「妻」名正言順,「小三」要是也出現在訃聞中,難道政府也默許男人可在外養「小三」?內政部煞費苦心編撰的手冊,似乎與提倡良善社會風氣的政策背道而馳。
偶像劇炒熱小三議題,雖反映部分社會現象,卻不值得鼓勵,畢竟這樣會造成家庭失和、家庭破碎。教育部曾公布九十九學年度國中小學生中輟人數,個人、家庭、社會,是造成中輟的前三大因素。家庭因素則是因父母管教失當、父母離婚或分居為主因,婚外情或外遇則造成夫妻離婚或分居,難道要強化這種不正常現象嗎?
筆者在工作場合,目睹太多學生因家庭問題,造成人格異常、學習成就低落等現象,試問「小三」、「小王」還可光明正大存在嗎?而婦女獨力支撐家計,造成多少婦女身心俱疲,或是男人身敗名裂,政府不能漠視。
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有多少家庭不幸是因為小三造成,大家心知肚明,內政部不禁止,還默許存在,真不知官員、專家學者在想什麼?務實些吧!畢竟我們的民法還是一夫一妻制,其他的都該適可而止,不是嗎?蓮心(花蓮市/幼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