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邊氏長吻白蠟蟲在二○○九年之前,頂著保育類昆蟲的光環,要看到牠好像很不容易,每回發現時總是非常開心。在新的保育類名單中,牠被除名了。如今雖然不再是保育類昆蟲,但是因為牠那讓人驚艷的型態及體色,我對牠的熱愛可從來沒有減少過。長吻白蠟蟲最容易辨別的特徵是布滿白色蠟質的身體、長長的吻部,還有翅膀上色彩豐富的美麗花紋。
其實野外長吻白蠟蟲的數量不算少,還記得第一次與牠近距離接觸時,是好友阿凱帶著我一起,到他的私人秘境去探訪。我們來到新北市的低海拔山區,在路旁的烏樹幹上找尋牠的身影。才準備好相機,抬頭就看到樹上三三兩兩的族群,接連下來幾棵樹上,或多或少都有發現牠的蹤跡。我先將全景的生態照拍好後,想要拍些蟲體全身及細部的特寫。沒想到才稍微一靠近,就看著牠慢慢的轉身,身體像螃蟹般的橫向移動,突然間!就繞到樹幹的另一面去了。當場愣住的我心想,好吧,你不給我拍,我就找另一隻來當主角。
相準了要拍攝的目標,我躡手躡足地前進,深怕因為動作過大而驚嚇到牠。才站好定位,舉起相機準備拍攝時,又看著牠像轉圈圈般地繞到樹幹的另一面。接連下來的幾隻都一樣,無論我的動作再慢再輕,都無法順利拍到特寫畫面。想了一下,我只好拿出另一個絕招,就是直接爬到樹上去接近牠們。但要爬上樹,除了小心自身的安全以外,還要顧及動作的輕盈,因為晃動太大會把牠們嚇跑,在我一連串緩慢且可笑的攀爬動作後,終於找到願意配合的主角,也順利拍到我自己滿意的照片。
小檔案
早晨的光線透過剛羽化成蟲的長吻白蠟蟲,身體好像在發亮一樣。
˙分類:半翅目(同翅目)
蠟蟬科
˙中文名:渡邊氏長吻白蠟蟲
˙學名:Fulgora watanabei
˙生態環境:低海拔雜木林
˙體長:4~5 cm
˙口器:刺吸式口器
˙食性:植食
(本文轉載自《天下文化》出版之《昆蟲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