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 與菱角、野蓮和諧共生 文/朱莉雅 |2025.07.06 語音朗讀 1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濃水雉最喜歡俗稱野蓮的「印度莕菜」。 圖/我們的島水雉在繁殖期換上華麗鳥羽。 圖/Charles J. Sharp野蓮田中的水雉爸爸,在大雨中護住小鳥。圖/我們的島水雉爸爸正在孵蛋,有時同時要兼顧育雛。 圖/麥卡貝網路電視水雉雛鳥開心的在菱角田中成長學飛。 圖/許釗滂 文/朱莉雅全台水雉曾於1998年近乎滅絕,僅剩不到50隻,2000年經有心人推動復育下,水雉數量一度增加,可惜2009年發生85隻水雉集體中毒事件,隔年起,台南官田的菱農逐漸採行友善農法,其後高雄美濃的野蓮田農跟進加入,讓「凌波仙子」安全飛躍於兩地水田間……原本在全台平原溼地都曾現蹤的水雉,因開發與汙染使得棲地減少,曾於1989年被農業部(當時稱「農委會」)指定為台灣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可惜其後情況持續惡化,根據1998年的調查,族群數量一度剩下不到50隻,也僅餘台南官田一地,為水雉存續的最後堡壘。水雉爸爸菱葉上育雛水雉是一妻多夫制,每年4到9月底是繁殖季,且是由母雉產卵、公雉築巢和孵育。菱農每年2、3月播種,5月菱葉在菱田長密後,正值水雉繁殖期,正好可以提供牠們覓食、築巢、交配、產卵、育雛。在水雉育雛期間,菱角田中常可見水雉爸爸,帶著已孵化的小寶寶遊戲、覓食。到了晚上,小水雉特別撒嬌。一會兒鑽進爸爸羽翼下休息,一會兒又想出來走走、吃東西,如果遇到紅冠水雞也出來覓食,水雉爸爸會特別保持警戒,確保母雉產下的第2窩蛋和幼鳥的安全。從撿蛋吃到護雛共生 1999年,官民合力積極投入台南官田一帶水雉復育工作,菱農從過去撿拾水雉蛋來加菜,轉為配合政府推動的獎勵辦法,只要田裡的水雉寶寶順利孵化,菱農就能領到獎金,在菱農積極通報下,水雉數量從4巢增為近百巢,2014年甚至多達414巢。此外,由於高鐵正好通過水雉棲息熱點葫蘆埤,2000年以棲地補償概念,由中華鳥會、台南鳥會、台灣溼地保護聯盟、台南市政府、林務局、高鐵公司聯合在官田打造「水雉復育區」,將15公頃的蔗田改造為人工溼地,當年度即吸引水雉來棲息。隨著水雉與築巢量逐年增加,2007年,水雉園區從復育轉型為「生態教育園區」,保育與環境教育同時進行。2015年,園區更列入國家級重要溼地。中毒悲劇後帶來轉機在此過程中,並非一切進展順利。2009年,官田菱田曾發生85隻水雉集體橫屍稻田事件,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原因出在菱角採收後,菱田會改種稻米,農夫為了怕稻種被鳥兒啄食,常會在稻穀種籽中拌入農藥,導致水雉誤食後中毒身亡。為了鼓勵農民不使用農藥化肥,2010年,慈心基金會推出綠保標章,致力維護健康完整的生態系統。2015年,友善大地社會企業,更進一步與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合作,提出「陪伴官田」計畫,承諾提撥15%收益,回饋農友。凌波仙子族群破3000「陪伴官田」計畫,第一年就吸引15位農友參與,友善耕種面積接近20公頃,保育水雉,也保護共域的生物,更號召消費者支持,期能兩全其美──消費者吃得安心,而有「菱角鳥」之稱的水雉,也能擺動著修長的尾羽,邁開長腿,施展輕功踏在菱角的浮葉上。 根據台南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調查統計,官田一帶的水雉已連續3年超過2000隻,去年冬季的總族群量更達到歷史高峰,超過3000隻。美濃湖畔的水雉傳奇2017年,生態工作者劉孝伸、黃淑玫夫妻,在高雄美濃湖發起「復育棲地、水雉留美」行動。2021年,高雄鳥會結合高雄市觀光局,進一步擴大復育工作。如今邁入第8年,美濃湖及周邊的野蓮田,水雉數量已從14隻增加到80多隻。菱角田是台南官田水雉賴以棲息的園地;在美濃,水雉最喜歡的,卻是正式名稱為龍骨瓣莕菜的野蓮(另名「印度莕菜」),其次才是芡實、菱角和齒葉睡蓮。野蓮這種被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列為瀕絕物種的植物,論起滅絕等級比水雉還要危急,目前卻在美濃一帶大量復育,成為當地著名的經濟作物。美濃水雉最愛野蓮田近年因美濃湖水雉數量增加,繁衍空間愈來愈不夠,水雉已經擴散到湖區周邊的野蓮田。以去年為例,有十多處野蓮田,被通報發現水雉或水雉在田間築巢、生蛋。當地野蓮農以往認為,水雉可能會踏死野蓮苗,所以只要看到水雉降落野蓮池,就會加以驅趕,利用稻草人、閃光繩來趕鳥,甚至用沖天炮嚇鳥,後來經美濃湖水雉棲地的復育夥伴宣導,觀念逐漸扭轉,現在已經不再趕鳥。圈田護蛋人鳥田共融不少野蓮農被愛鳥人士感動,不但延後至10月水雉蛋破殼後才採收水蓮,野蓮農李金洲更從2022年6月起,圍起一塊蓮田供水雉孵化,每年都能享受喜獲水雉寶寶的快樂,成為野蓮產業界和水雉保育圈的傳奇。 野蓮農從討厭、痛恨到欣賞與喜愛水雉的故事,在美濃當地野蓮農中所在多有,許多野蓮農也順勢加入友善耕作,自主通報或跟著圈田護蛋,讓產業與生態的衝突、人與鳥的緊張,不但順利和解,甚至人、鳥、田和諧共融。 前一篇文章 菱角田中的凌波仙子 下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雲梯2025.07.0107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8【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9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10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菱角田中的凌波仙子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動物喪失野性非福音黃喉貂vs.人類 野性與文明的拉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