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遇到阿志,順口問了聲他的兒子如何?他卻嘆口氣告訴我,兒子夫妻目前「分居中」。
你兒子不是才結婚沒幾個月嗎?怎麼就分居了?我有些訝異,他卻無可奈何地表示:「有什麼辦法?兩個人誰也不讓誰,成天吵得不可開交,後來乾脆分開來冷靜一下。」
「這樣有多久了?」我問他。他想了想告訴我:「有兩個多月了。兩個人連聯絡都不聯絡,我真的很擔心。」
想當初兒子要結婚,阿志著實開心得很,還告訴我們說,他兒子跟媽媽的關係並不太好,母子常有衝突,那個準岳母卻相當溫柔,他因此很替兒子高興。沒想到丈母娘雖然溫柔,做女兒的可跟媽媽不太相同。
「你兒子是獨生子,媳婦也是嗎?」我問阿志,他搖搖頭說:「不是,她上面有哥哥姊姊。」說完他又告訴我:「媳婦是個小主管,平常非常忙,工作壓力也大,原本以為結婚以後下了班回到家,有人可以讓她訴訴苦、安慰一下,哪知道先生心態完全一樣;兩個人都只想從對方身上尋求安慰,不想付出,也不想聽對方發牢騷,所以才會弄得一塌糊塗。」
「其實,任何一方只要願意退一步、替對方設想一下,應該就不會有問題了吧?」我提出疑問。阿志也點了點頭。
離開阿志後,我去了另一個朋友家,沒想到又聽了一個類似的故事。
那個朋友說,她兒子也和媳婦分居,而且已經分居五年,但既沒有和好,也沒辦離婚。
怎麼會這樣啊!這次我沒打算問理由,倒是朋友自己透露:「其實我根本搞不清楚他們分手的原因,他們兩個人也不肯把詳細原因說給我聽,所以我也很煩惱。」
看到朋友心煩的模樣,我想起最近聽到的好幾個年輕人的故事,幾乎都是一言不合就立刻分手。分手後的當事人跟沒事一樣,倒是做父母的全都很難接受。
回到家,兒子正好從國外打電話來。我把阿志和另一位朋友兒子的事告訴他,他卻絲毫不覺得詫異,還輕鬆地說,這沒什麼啊,兩個人既然相處得不愉快,還不如趕快分手得好。
「可是,當初也是自己選擇的對象啊,怎麼可以這麼輕易就又不想要了?」我質問兒子,他卻嘻嘻哈哈地回答我:「說不定當初的選擇就是錯誤,現在分手才是正確的呢。」
說完,他又加了一句:「就是因為怕選錯了,所以我才不想結婚啊!」這下,輪到我說不出話來了。
(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