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位於南投縣中寮鄉的新畜養雞場,占地約二千坪,飼養約一萬隻蛋雞,採天然放牧,不同於格子籠的狹小與擁擠,場內蛋雞就像土雞,享受著陽光、青草與泥土芬芳。
新畜養雞場第二代場主李新強表示,家裡原本飼養土雞,雞隻原本就是在牧場趴趴走,所以五、六年前在轉做蛋雞場時,父親就堅持要以天然放牧方式飼養,也未曾想過划不划算。
因為是放牧的關係,雞隻吃得較多,飼料成本較高;清理蛋巢、收集雞蛋的人工成本又高,一萬隻蛋雞要二至三個人照顧,相較於一個人可以照顧二、三萬隻蛋雞的格子籠飼養方式,成本明顯高出許多。
此外,放牧方式的產蛋量約為七成,而格子籠的飼養方式則因沒運動、未消耗熱量,而使產蛋量較高,約有九成。
李新強說,在飼養的前兩年,是借錢來養的,這兩、三年來,已能打平。
凌晨三點,天還未亮,李新強的父親已起床清理蛋巢,以因應蛋雞早上五時至十時下蛋的習性。不添加色素、沒抗生素疑慮,從裡到外,乾乾淨淨的福利雞蛋,需要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