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正熱,帶動「指尖經濟」蓬勃發展,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預估,兩年後年度下載App數將突破七百億次,近日熱鬧登場的台北電信應用展更擠進十五萬人,無一不說明此科技是快速成長的市場大餅,讓廠商對相關應用人才的需求大量攀升。
App的確為現代人解決了日常生活的各種「怎麼辦」。萬一找不到小孩,可啟動緊急求救功能的「Mobile Care手機保姆」,忘記電話號碼?免驚!快速搜尋撥打電話「What’s The Number」就可解決,外國朋友要在台灣吃喝玩樂怎麼去?「Mojotaiwan旅遊生活家」可瀏覽所在位置附近的各項旅遊景點資訊。
沒錯,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就是這麼神奇,便利、即時、互動,使用者能充分利用瑣碎時間從事社交生活、知識搜尋等,無論在辦公室或大眾運輸工具上,為數不少的「低頭族」及「指頭族」都對App依賴日深,而種種跡象,看在微型應用程式的軟體開發商眼裡,因應不同的產品推出不同軟體樣式,卻又呈現出相同的軟體效果,將是最重要的科技之一,職場需要的相關人才更與日俱增。
據台北市電腦公會統計,目前廠商行動軟體人才短缺高達四千五百人,具備App平台開發經驗者,廠商願意付給高出同職三到五千元的月薪,使求職者大感興趣,若有機會,高達八成四受訪者有意願投入相關職缺,其中百分之十六考慮直接進入企業,接受實戰磨練,迎接微型應用程式時代的來臨!
中華電信行動通訊分公司加值處副處長姚明華表示,中華電信兩年前推出HamiApps軟體商店,提供App開發人才便利上架平台,目前已有五百多家廠商、四千多個App,往後將不定期舉辦相關比賽與育成計畫,提供開發人才曝光的空間與技術支援,鴻鼎資訊專案經理謝宗佑則指出,目前國內最欠缺「知道如何做」的執行人才,他認為,提供良好的點子與執行專案能力,開發出的產品必須具備吸引人內容,讓使用者下載後願意繼續使用,其餘技術問題交給工程師解決即可。
看好這塊市場商機的各界新世代也蓄勢待發。六十八年次的羅勃說,過去工作面對電腦、程式語言等生硬東西,日久出現疲態,相對的,手機APP則是一種貼近使用者與市場的新興行業,錢景看好,他期望藉由轉換跑道,提升自己在不同層面的能力。
羅勃認為,就算是需要降低薪資,他也願意從頭學起,將此當成未來的正職工作,專心投入。
因應智慧型手機而生的App,也是網路公司行銷安森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網路拍賣手續麻煩,不僅要收上架費與手續費,訊息還會被淹沒的茫茫的消息中,不如從自己的需求開始發想,」經過半年醞釀,安森去年起索性自創公司,正動腦開發一套可以「交換物品」的App。
為了開發這套軟體,安森已設立網路公司,他說,一開始自己先想好要開發的App企畫案,再找到外部廠商幫忙設計,至今已燒掉百萬元資金。「就快看到成果啦!」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目前這套App已在測試最後階段,估計本月底就能在Android作業系統上架,隨後,蘋果iOS系統也會跟著上架,「初期針對使用者並不收費,而是從點擊廣告挹注營收,未來培養出一定數量的使用者後,再進一步開放進階功能付費版本,」微型應用程式的崛起,必將帶來完全不一樣的商業模式,安森說,獲利的創業初衷不會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