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告別了堅固解脫長者,隨即前往拜謁沃田城裡的「妙月長者」。
經疏中言長者「妙月」之意乃指「能淨能光,若秋空滿月」;所證之解脫門為「淨智光明」,即能以大悲光,破眾生惑。因此經疏中有「妙月長者住淨光明,知佛德用無邊,教化有情」之說。

另《文殊指南圖讚》也有一段文記載善財童子於沃田城中參訪妙月長者的情境,文言:妙月長者,不談法義,略示名字。顯無得中,又無所得;即此無得,又無得矣,是謂真得也,得淨智光明法門。
〈慈容四十八現〉偈語分別收錄在《禪宗頌古聯珠通集》、《指月錄》、《教外別傳》、《宗鑑法林》等處;作者是宋代石門元易禪師(一○五三-一一三七),曹洞宗芙蓉道楷法嗣,晚年住襄州。
某日,祖師提舉佛典稱文殊菩薩及諸佛菩薩聖眾還自本處,但有一女人於近佛處端坐而入三昧。文殊問佛何以此女得近佛座,而我不能?佛告文殊菩薩,你鳴指令此女從三昧出定自問。
無奈文殊盡其神力,此女仍不能出此三昧。爾後,下方過四十二恒河沙世界的網明菩薩從地湧現,來到此女前,鳴指,令此女人出定。
祖師言:「不唯文殊不能出此定,但恐如來也出此定不得,祇如教意,怎生體解?」
石門元易禪師隨後以偈對:
坐擁群峰覆白雲,
鸚啼深谷不知春;
巖前花雨紛紛落,
夢覺初回識故人。
一日有僧問石門:「古鏡未磨時如何?」
石門言:「精靈皺眉。」
僧問:「磨後如何?」
石門言:「波斯彈指。」
僧問:「為何如此?」
石門言:「好事不出門。」
原來禪師要說的是好事不出門便知古鏡磨了沒!今天妳出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