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容四十四現】 友童子

林孟蓉 |2011.12.12
801觀看次
字級

善財童子返回人間,來到了迦毘羅城訪(遍)友童子,只見友童子無言,卻示意善財童子另訪「善知眾藝童子」。

經疏中言,「友」意為遍與眾生,為善友故。善財童子在友童子處雖然沒有尋訪到任何法要,卻得實無所得法。《文殊指南圖讚》有讚言:

萬里相尋自不言,卻云他得藝能全;

求人忽若渾如此,是我平生豈偶然。

此處〈慈容四十四現〉版畫和偈頌皆與善財童子訪友童子無關,版畫觀音於岩上呈坐姿,頭戴寶冠,雙手執經卷,狀似讀經,有「作文觀音」之稱。

而〈慈容四十四現〉所引用之偈語是佛教廣為人知的「懺悔偈」,原偈為: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禪宗祖師對於「懺悔」一意解釋,「懺」為永斷是非;「悔」為恥心於往犯,公案中,祖師曾用「常啼賣心求般若」詮釋懺悔一意。

據《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記載,常啼菩薩為欲度脫一切有情生死之苦,勤求無上正等菩提,為了學法、求法、供養法,於是不顧一切,入城將身來賣。

就在這時候,天帝化作婆羅門言常啼菩薩:「我今欲祠天,須人血、人髓、人心,不知汝能賣不?」常啼菩薩聞已,歡喜語報婆羅門:「仁所買者我悉能賣。」

未久,只見常啼菩薩大士右手執利刃,刺己左臂,出血、破髓、剖心。隨後,天帝回復本形,讚嘆常啼菩薩,為法至誠,菩薩所學、所乘、所行、所作,心無厭倦,以堅固願,求般若波羅蜜多,已證無上正等菩提。

菩薩成熟有情,出血、破髓、剖心,觀音作文、友無言,梵音響起……

罪從心起,心滅罪亡

心亡罪滅,人間凡花在靜默中懺悔

人間凡花在枯萎中盛開

人間凡花在枯萎中甦醒

人間凡花供養十方佛、十方菩薩

人間凡花洗去一身繁華,繁華香潔如花

人間凡花夢醒,落盡繁華

人間凡花巧然綻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