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查閱台灣農林漁業發展相關檔案資料,發現由台灣農林公司在民國四
十一年(一九五二)一月發行的《農林通訊》月刊中,刊登了一則由該公司水產分公司所生產的「調味鮪魚」罐頭廣告,畫面是一位家庭主婦推薦一個超大的鮪魚罐頭,還有一句廣告詞「佳餚美味,孰與能比!」
從罐頭包裝上全是英文來看,應是銷往國外市場。以當年的時空環境,這則廣告應該算得上是台灣最早的水產品廣告。
台灣農林公司的前身為「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於西元一八九九年開始在台北縣海山地區和桃園大溪地區開拓大規模茶園,並設立新式製茶廠,專製紅茶,生產享譽遐邇的「日東紅茶」。
台灣光復後,民國四十一年國民政府接收並改組成立台灣農林公司,下分鳳梨、茶葉、水產、畜產四個分公司。早期台灣農林公司擁有數千公頃山坡地茶園和各種茶葉的專業技師群,以及擁有完善機器設備的八大製茶工廠,對茶園管理、各式茶葉製造加工、國內外銷售,均具備很好的基礎和專業,對早年台灣經濟有相當大的貢獻。
這則廣告刊登的年代,台灣的軍民人口數才八百萬人,而水產品年產量僅八千八百公噸,平均每人每年吃魚約十一公斤。以當年的時空背景,不談廣告設計精良與否,就以台灣在戰後吃魚困難的情況下,開始有這種促銷魚產品的廣告,可看出當時台灣漁業經濟漸有上軌道之態勢。
當年政府擬訂漁業四年發展計畫,台灣開始推廣鮪延繩釣漁業,漁獲物如鮪魚,所加工的罐頭等製品以銷往歐美為主,其次才是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