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阮愛惠台北報導】二○一一年第九屆《遠見雜誌》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議,一、二日在台北遠東大飯店舉行,今年以「創新、突破—
匯合華人科技‧資本‧人才」為主題,邀請到美國及兩岸三地四百多位精英出席。主辦單位以「百年仰望論壇」作為壓軸,邀請文化及宗教界代表演講,為一連串討論科技和經濟的議程,畫下完美的句點。
佛光山是「百年仰望論壇」唯一受邀的宗教界代表,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代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出席;與會演講的還有中山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余光中、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及《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等人。
高希均教授特別介紹未克親臨現場的星雲大師。高教授本身非佛教徒,認為星雲大師這二十年來對他影響甚深,並讚歎大師在六十年間,一心推動人間佛教,改革了佛教,改善了人心,更改變了世界,是值得「百年仰望」的時代人物。
覺培法師代表大師演講時,提及大師在弘法過程中,以高度的智慧和勇氣,一再發揮「創新」、「突破」精神,讓佛教走出傳統框架,把佛教的善美理念生活化、普及化。
例如一九八五年時,大師提出「退位」,倡議由制度來領導組織,透過民主選舉方式產生新領導人、訂定住持任期制等,都是佛教界創舉。隨後,他走出台灣,成就了今日世界五大洲兩百多個弘法道場的因緣,大師所有的創新,讓佛教更能走入社會、跨越國界。
覺培法師指出,創新需要很大的勇氣,過程中難免遭遇困難和批評,但大師皆以廣大的胸襟來包容,用「愛」來面對。誠如大師日前於本報發表的〈從和諧到和平〉所言,和諧及和平的背後,需要同中存異、異中求同,不論政治、社會、經濟、宗教,大家應該彼此尊重,如同多聲部的合唱,比單音更優美動聽。
在烽火中艱難度過童年的星雲大師,深深感受「和平」才是一切進步的基礎,所以他以推動人類和平為一生的目標。大師深知「和平」一定要建立在「平等」的前提下,不只是性別平等,更涵蓋所有生命權的平等。即將在下個月落成的佛陀紀念館內,有十八尊羅漢雕像,其中有三尊是比丘尼;將女眾出家人的形象突顯出來,又是佛教界一樁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