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星雲大師 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 |2024.01.22 語音朗讀 36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星雲大師示寂周年紀念——暨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座談會」,於1月19至20日在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和網絡同步舉辦。圖/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提供 【人間社記者陳肯香港報導】在星雲大師圓寂一周年之際,「星雲大師示寂周年紀念——暨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座談會」,於1月19至20日在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和網絡同步舉辦,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合辦。來自英、美、澳洲、新加坡、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及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等13個地區/國家的32位學者、現場及網絡近800觀衆共同追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生為全球人類社會所做的貢獻。1月19日座談會開幕式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所長張風雷教授、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王頌教授擔任開幕式致辭嘉賓,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主持。陳劍鍠教授指出星雲大師於去年2月5日圓寂,普世哀悼,全人類失去了一位敬佩的人生導師。今日舉辦追思座談,緬懷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建設佛光淨土,於全球創建300餘所寺院、創辦5所大學、佛光會員數百萬人,利益眾生,厥功甚偉。陳劍鍠教授指出星雲大師於去年2月5日圓寂,普世哀悼,全人類失去了一位敬佩的人生導師。圖/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提供妙凡法師代表佛光山感謝學術界在大師圓寂後對大師的深切緬懷和高度評價,未來人間佛教的發展有賴學術界的繼續關注和推動。她指出人間佛教是漢傳佛教現代化的轉型,適應現代以及未來佛教發展的趨勢。妙凡法師代表佛光山感謝學術界在大師圓寂後對大師的深切緬懷和高度評價,未來人間佛教的發展有賴學術界的繼續關注和推動。圖/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提供張風雷教授表示星雲大師是世所公認的一代佛教大師,紀念大師,不限於特定時空,更應置於整個佛教歷史上,特別是人間佛教歷史脈絡中去懷念、研究、認識大師。張教授讚揚本次座談會正當其時,正當其地,與大眾一同期待研究的豐碩成果。王頌教授指出星雲大師的歷史貢獻不僅限於佛法,他對中華文化及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貢獻。佛光山儘管由星雲大師創立于臺灣地區,但其源頭在中國大陸,其根是中華文明,兩岸中國人在文化上是一家。如何弘揚大師的精神和文化,是後人研究的重要課題。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香港西方寺方丈寬運法師作爲大會特邀嘉賓,以「星雲大師『給』的哲學對現代人的啟示」為題發表演講。寬運法師高度讚揚星雲大師是佛教歷史,乃至人類歷史的第一人。大師到香港講經説法,促進香港佛教發展和改善社會風氣,作出卓越的貢獻。星雲大師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實踐,成就「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佛光山事業,無疑大師是五大洲中最有成就的。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香港西方寺方丈寬運法師作爲大會特邀嘉賓,以「星雲大師『給』的哲學對現代人的啟示」為題發表演講。圖/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提供大會共分七場議程,分別以六場中文場次、一場英文場次,逐一探究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議題。中國社會科學院黃夏年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吳疆教授、日本郡山女子大學何燕生教授、臺灣國立中山大學越建東教授、日本愛媛大學邢東風教授、臺灣南華大學呂凱文教授、韓國比丘尼僧伽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田英淑博士、香港恒生大學潘啟聰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張文良教授、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陳秋平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學愚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何建明教授、臺灣屏東大學中文系黃惠菁教授、韓國東國大學朴永煥教授、英國劍橋大學劉鑫瑩博士、澳洲南天大學陳曉燕博士、美國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郝樂為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張風雷教授、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許源泰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陳劍鍠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張雪松教授、華梵大學熊琬教授、香港慈山寺倪偲瀚秘書長、台灣師範大學吳有能教授、新加坡佛學院紀赟教授、北京大學王頌教授、澳門佛教青年總會會長釋妙智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陳肯助理研究員,從多元視角探討星雲大師在漢傳佛教全球化、本土化、青年弘法、高等教育、佛教經濟管理制度等作略及貢獻。1月20日下午閉幕式由陳劍鍠教授、王頌教授主持,並邀請黃夏年教授、溫金玉教授、張雪松教授、吳有能教授、越建東教授做總結發言。陳教授強調人間佛教不是完成式,而是進行式,不斷宏傳下去是現代佛教徒的使命。王教授感念星雲大師與我們同在,要繼承星雲大師的思想理念,繼續發揚人間佛教,讓佛教走向社會、走向世界。與會嘉賓、法師、學者、聽眾懷著對星雲大師的紀念,互道珍重,閉幕式圓滿落幕。 前一篇文章 245校雲端交流 凝聚三好共識 下一篇文章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245校雲端交流 凝聚三好共識推廣生命教育 林聰明獲特殊貢獻獎西方寺瑜伽課 接引民眾結法緣元宵乞龜 390兩大金龜亮相基督城地震10年 佛光山領眾祈願安心求學 好苗子獎學金頒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