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千古遺音 田青 迦陵頻伽 妙音緣 傳說中的傳說 美音鳥

周慧珠 |2011.10.02
978觀看次
字級

田青小檔案

著名音樂學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宗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會長、中國佛教協會顧問、全國政協委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致力於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和宗教音樂的研究,積極推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因力主「原生態」唱法,主張文化多樣性、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而在中國文化界有較大影響,著有《中國宗教音樂》、《淨土天音》、《撿起金葉》等多部著作。



當《灰姑娘》成為知名的「世界童話」,經過許久,忽然發現中國的《 酉陽雜俎》裡有個《葉限》的故事莫非是《灰姑娘》的前身;在德國的博物館內,看見收藏有成吉思汗的文物,這才驚覺,原來,蒙古帝國最大的疆域,竟然西到德國的柏林城郊;在日本、韓國的文化中,有著更多的中華文化的影子……於是知道,地球上雖因環境、距離而有不同區域與國家,但是,果然天涯若比鄰,幾世紀以來,全球文化何嘗不是早已「你儂我儂」!新住民又怎是新鮮話題?

佛教音樂傳入中國,融合漢文化的廟堂、宮廷音樂,繼而因民間習俗而結合的民間音樂。因梁武帝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之外,六朝的僧人為弘法利生之方便,多才多藝,詩、書、畫,乃至音樂,可謂文武全才;其時江南法器成套,唱導成風,至唐宋明清,「唱導」由佛經偈頌擴充為佛經故事,加入民間傳說,在吳地演變成「絲弦宣卷」,常有僧道在辦喪事、做佛事、盂蘭盆會上演唱。在法事活動中,演奏更成為部分僧人專職。而原從西域傳來的胡琴、琵琶等唱導專用樂器,反而普及成為供「崑曲」「評彈」等江南戲曲伴奏所用的民間樂器,其間可見佛教音樂與江南民樂之相互影響。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田青教授說:「占據空間的藝術,終會在空間中消失,只有口耳相傳的藝術,才得以永恆。」

這些精彩的文化內涵,是在長時間、不同空間下的異文化交流中,因同情與了解,而有了融合與演化;田青教授珍惜著這些蘊含人類生命訊息的無形資產,對佛教音樂的華化進行了追蹤、回溯,而書中流露的更是他對文化的宗教般情懷與豐厚底蘊。




傳說中的傳說 美音鳥



傳說之1

在高加索山上,棲息著一隻名叫Musikar(或叫Dipak-Lata的鳥),嘴上有七個音孔,每個音孔能發出不同的單音;隨著季節變化,Musikar吹奏著不同美妙的曲調。

Musikar的壽命一千歲,當接近死亡時,會在四周堆集易燃物,然後繞著火堆吹奏著樂曲,愉快的舞蹈著;當吹奏到Rag Dipak時,便從容地投入火中。火熄了,溫暖的灰燼中會孕育出一顆蛋,假以時日,會孵出一隻名叫Dipak-Lata的鳥。這隻鳥一千年後又燃為灰燼,再度輪迴。

傳說之2

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神話中有半人半鳥的自然女神Sirenes海妖(譯作美人鳥),居住在克耳刻島(Circe)和斯庫拉斯(Scylla)之間,以其美妙的歌聲引誘航海者,使他們迷而忘返。

傳說之3

《太平廣記》裡有這麼一個故事:中國三國時代的名士嵇康,遊洛陽時夜宿月華亭獨自在亭中彈琴,忽有仙人傳授他《廣陵散》,但要求嵇康不可將此曲外傳。之後,即不知去向。

嵇康後來因鐘會進讒言於司馬昭而被殺。臨刑前彈了一曲《廣陵散》。曲終,說道:「《廣陵散》從今以後成絕響矣!」

探尋音樂的年輪

「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佛說阿彌陀經》

慧苑音義下曰:「迦陵頻伽,此云美音鳥,或云妙聲鳥。此鳥本出雪山,在穀中即能鳴。其音和雅,聽者無厭。」

印度神鳥與希臘的人首鳥,都是神話中擅長歌唱的美音鳥,田青教授認為:佛教中「迦陵頻伽」由來是值得分析與研究的一個問題,從最初形成到定型,應有一個清晰的脈絡。而這應當從中西文化的交流、佛教的傳播過程等去尋找答案。

一代一代流行音樂的沖刷、滲透,再加上一代一代藝術家們創造性的發展、改良、革命,已經使我們很難從現存的世俗傳統音樂中分辨出清晰的年輪,很難從經過漫長歲月雕琢的曲調中尋覓出原始的音符來了。

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音樂文明,已然銷聲匿跡?神鳥迦陵頻伽,卻給了田青教授一個重要的啟示:不要輕信《廣陵散》於今絕矣。在深山古剎、在荒郊野廟,在全國各地的叢林之中,很可能保存著未經「改造」或改變較少的古老音樂。

田青教授深信,佛教音樂隨佛教傳入中國,經歷了逐漸華化的過程,而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中彌足珍貴的一部分。探索這一過程,將有助於了解中國音樂的演變,也有助於了解中國佛教的演變。

身為音樂學家,我決定去尋找那隱藏在時間背後的古代音樂。

獨自開始參五台 、謁峨嵋、拜九華、覲普陀、涉敦煌、造訪前藏、後藏、安多、康巴數百所漢、藏寺廟的漫漫朝覲路。十多年過去,田青教授終於得沐佛教音樂法雨般的甘冽清涼。

〔註:高加索山,佛經和文獻中所指的雪山,亦即喜馬拉雅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