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定國
雖然九一一事件改變了美國社會很多方面,但對這個國家基本的政治、經濟制度影響並不大。更沒有動搖美國賴以立國、並推動其發展的核心價值觀。
在美國校園裡,都能見到裹著頭巾的穆斯林女生;在街上和商場,時常可見身著傳統穆斯林服飾的男男女女。他們表情輕鬆,沒有緊張惶恐,不擔心被吐口水、扔磚頭。
但實際上,九一一事件給美國穆斯林帶來的衝擊還是很大。日常生活面臨更多的審視、懷疑甚至敵意。不久前的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穆斯林認為生活中承受了來自外部的更大壓力。
但調查也顯示,高達八成的穆斯林對目前的生活表示滿意,超過三分之二的人認為在美國比在穆斯林國家生活得更好。
過去的十年裡,美國有良知的力量非常警惕九一一帶來的宗教文化歧視,也一直努力減輕和化解對生活在美國的幾百萬穆斯林的負面影響。
布希或歐巴馬提到反恐措施時,都不忘強調,美國的敵人是一小部分打著宗教旗號的恐怖主義極端分子,而不是一場全面針對穆斯林的戰爭。二○○七年第一個穆斯林當選聯邦眾議員,二○○九年一個牧師聲稱要公開焚燒古蘭經時,美國各界不分左右,都站出來譴責。
美國曾在二戰中將日本僑民關進拘留營,上世紀六○年代才結束種族隔離政策,人們汲取歷史教訓,九一一後雖然也有歧視和仇恨滋生,但社會主流努力維持著開放、接納和寬容。
九一一之後不久,許多人質疑「摩天大樓時代是否結束了」?但美國人逐漸走出陰影,出現「摩天大樓復興」。但今天的摩天大樓不會「漸進式崩塌」,即使遭到局部性破壞,也不會導至整個結構報銷,亦即燒光了也不會崩塌。
當然,回顧歷史仍是殘忍的。九一一事件並不像二戰或越戰,吸引片商拍攝大量相關電影,過去十年只有《聯航九十三》、《世貿中心》兩部,票房都很慘澹。很多人不想再看這種東西,寧可看能帶人們遠離它、脫離它的電影。
也許是不堪、不願回首,但也許更多的是:希望歷史是「向前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