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創意魚門鈴 幫助魚群洄游 編譯/潘楠慕 |2025.08.10 語音朗讀 1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網友幫忙按門鈴後管理員去開門。圖/美聯社等待河閘開門的魚群。圖/美聯社河閘附近徘徊的鱸魚。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在荷蘭烏特勒支(Utrecht)中世紀拱橋下,銀光閃閃的魚群正焦躁排隊,等著在世界另一端的你,幫忙按「門鈴」,讓閘門打開。這種結合直播與公民科學的創意保育行動,只要一支手機、一點耐心,就能讓世界各地的人,化身線上生態義工,為魚兒開啟延續族群的大門。這套系統設在市中心韋爾德船閘(Weerdsluis),水下攝影機24小時直播,將河中即時狀況串流到專門網站visdeurbel.nl,網友在畫面中看到魚,就可以點一下頁面上的「門鈴」,畫面會截圖傳送給站方,等聚集的魚群數量夠多,站方就會通知閘門值班員,打開閘門放水,讓魚群通過,也減少牠們停留在淺水區,暴露於鸕鶿等掠食者的風險。「魚門鈴」點子起源於4年前。生態學家奈斯(Anne Nijs)和范赫克勒姆(Mark van Heukelum),在閘門旁欣賞藝術裝置時,看到成群的鱸魚被困在封閉水域,不停地原地打轉,當時春季航運量低,閘門很少開放,兩人靈機一動,不如來幫魚兒按門鈴。奈斯指出,除了常見的淡水鯿魚、擬鯉、狗魚,攝影機還曾拍到一些罕見魚種,例如歐洲鰻魚。世界各地民眾反應熱烈,也令站方驚訝,去年官網共有930萬人次造訪,門鈴被按下逾4萬次,收到來自英國、美國、紐西蘭、澳洲等地民眾寄來電郵,表達能用這種方式,為保育盡力,令他們感到高興。魚門鈴除了幫助魚群洄游,累積的魚兒影片也有助於提供研究人員,前所未有的都市河道生態長期資料。奈斯表示,現在民眾會主動告訴他們,哪條「熟面孔」又回來了,魚門鈴打開了解城市生態的雙眼,讓人們重新看見,就在他們腳下的生物多樣性。 前一篇文章 獨特形象招財 長崎短尾貓帶動觀光 下一篇文章 倫敦博物館首創 館藏品隨你摸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2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3新北.三芝 田野祕境水中央 雲影天光映稻香2025.08.0404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5社論--慎防公共政策私盲化2025.08.0406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7【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08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9人間音緣 多倫多佛光山音樂會 2025.08.0510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3》第十章 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2025.08.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倫敦博物館首創 館藏品隨你摸獨特形象招財 長崎短尾貓帶動觀光全球最強粒子加速器 點鉛成金地球升溫4˚C 人均財富縮水40%若忽略暖化因素 冰河期1.1萬年後報到瑞典慢電視 20天連播駝鹿遷徙 作者其他文章倫敦博物館首創 館藏品隨你摸獨特形象招財 長崎短尾貓帶動觀光全球最強粒子加速器 點鉛成金地球升溫4˚C 人均財富縮水40%若忽略暖化因素 冰河期1.1萬年後報到瑞典慢電視 20天連播駝鹿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