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記者李祖翔
「佛光女籃戰績優異,只可惜她們心裡還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障礙,例如面
對職業強隊,往往有放棄迎戰的傾向,甚至只滿足現有表現。」孫朝說這是佛光女籃隊自六月底集訓到赴大陸作移地訓練的主要原因,透過比台灣強隊更強的隊伍交流,她們一定可以成長。
從八月八日到二十五日,整整十八天行程,不僅在大陸掀起旋風,受到重視,也讓球隊得以淬煉,可以告訴自己:「原來我們這麼強,根本不需要怯懦」。教練李亨淑要灌輸她們,「堅持到底」和「面對強敵也想戰勝」的精神,除錦標賽與冠軍賽外,精神比任何球賽的分數都重要。
親身體會永不放棄
進入東北遼寧省瀋陽特訓前,孫朝為她們安排和中國大學籃球聯賽四區冠軍之二,航空航天與大連理工女籃,以及前十六強、前十二強戰力的小試。
第一場比賽,由於大陸很少台灣球隊交流,不了解台灣球隊和大學,將佛光誤植為「福光」,但一戰過後,表現讓當地球隊詢問:「佛光在台灣程度如何?若很強,輸了也屬正常。」對球隊好奇,進而重視,不過孫朝發現,大陸對星雲大師用教育淨化人心、推廣運動的興趣與球隊不相上下,意外增添移地訓練的重要性。
扺達瀋陽之後的第二天,今年成為佛光大學新鮮人的陸生郜一凡,見到連兩場的敗仗,顯得信心不夠,她懷疑,這真的是放棄大陸好學校所選擇的歸宿?但對手是中國第一與第二強敵,所以輸得無可厚非。
第三場她看見佛光女籃擊潰大陸視若天神的瀋陽部隊,不由震驚的說:「水平怎麼這麼高?連瀋部都能打贏?個頭比我小的竟然能蓋一百九十幾公分的球!我該怎麼練習才能像她們一樣?」郜媽媽說,一凡的身高在大陸發展受限,但從小球技過人,仍有點自滿,認識佛光後,改變了,學會謙卑,很想早點融入球隊。
大連理工大學與瀋陽部隊,孫朝都規畫連打兩場,因為瀋陽部隊的球風與戰略強悍,是最好的學習對手,但大連理工實力有些差距,奮鬥到底的精神卻是李亨淑看重的,球員親身體會到永不放棄的心情,這是她們在台灣無法深刻體會的。
發揮想像活化腦袋
除了每天六點起床晨訓,下午和強隊比賽,訓練之外還包括參訪。她們參觀中山陵、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茶博館、杭州烏鎮、西湖、日俄監獄、東雞冠山、瀋陽故宮和宜興大覺寺,對歷史古蹟的認識,佛光認為是僅次於比賽的元素,「增廣見聞,了解華人歷史,讓球員學會思考」。
例如由張藝謀執導、音樂大師喜多郎作曲的《印象西湖》一劇,用聲光及舞台藝術打造的愛情故事,孫朝就要球員交心得作業,「我要她們發揮想像力,活化腦袋。」孫朝說,生活要有樂趣。
李亨淑也認為,唯有快樂才能把球打好,他們組建的是一支獨特的快樂強隊,隊長張欣蓉說:「練球一點都不累,教練的指導,去做就對了,因為她說的都沒錯。」
移地訓練成果斐然,雖然十一戰有八勝,但讓孫朝興奮的,還是張以琳和陽詩慧正在迅速恢復戰力中,「我們最強的兩個人還沒上陣,就有如此佳績,對回到台灣的比賽信心滿滿,未來甚至計畫到大陸參賽,以連接兩岸體育體制的改善橋梁。」孫朝對整個訓練頗有感觸,他認為球員不僅改了脾氣,還修正堅持到底的態度,連凝聚力都大幅提升,他興奮的說:「中國女籃的精華都在這裡,可是,我們贏了。」
他在訓練時曾透露:「台灣重視球員保護,大陸重視硬體設備,的確該相互學習。硬體上的改善,希望台灣能重視,如此才能安心地代表台灣去招募各地的精英。」
而孫朝經典的評語,還有「我們不是為分數來,不需要爭勝負;沒有球員再受傷,是最快樂的事」、「身體雖然累到極限,但誰撐下去誰就是贏家」、「要學東北瀋陽球隊的以勢逼人,卻不能忘記佛光傳統的以德服人」都讓人印象深刻。
特殊風格引人注目
佛光一貫的傳統,隨隊法師自然不會少。星雲大師重視移地訓練,也指派宜興大覺寺的東北籍法師隨隊照應,有如法師陪伴球隊十天,體會深刻,她說:「不管別人怎麼看球隊,相處後我覺得自己很喜歡她們,在她們身上看到佛光山提倡的同體共生的精神,這在大陸並不常見。」
有如法師甚至放下身段對她們說:「雖然大家都要妳們學會情緒控制,但連我看到裁判不公,都會想衝上去喊冤。只有親身參與,才知道妳們要學習的多麼具有挑戰性。在妳們身上,不是我教妳們什麼,而是我學到許多道理,從前的我遇到難事會想逃避,但妳們遇到困難都能不放棄,讓已身為法師的我得到警惕。」
佛光球員聽完教練、顧問訓話和法師開示後,有個獨特的隊呼:「謝謝教練、謝謝孫老師、謝謝師父,大家辛苦了!」佛光的種種領隊風格,頻引大陸球員側目,沒想到這麼一支不彪悍、過於溫情的隊伍,竟能跟東北運動大省的職業球隊分庭抗禮,於是主動反映要到台灣與球隊交流,一體育主任就說:「妳們是來這裡增廣見聞的,但比賽後,我們發現,也該帶球員到台灣開闊眼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