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在告別婆施羅船師後,繼續南行至可樂城拜謁無上勝長者;一入大城,無上勝長者正在城東的無憂林中為無量的居士、商人,宣說法要。
可樂城中的無上勝長者因善修一切菩薩的清淨法門,因此成就了「一切處菩薩行門無依無作神通之力」;由於無上勝長者具足一切自在神通,且善聞一切音聲與言說,故能於欲界中的六道,色界中的梵天,乃至十方一切諸微塵數世界中,自在無礙宣說一切法意。
《圓宗文類》有〈無上勝長者讚〉,其讚曰:「百千圍遶莊嚴幢,無憂林中無上勝;無依無作大神通,成就一切菩薩行。」
〈慈容二十四現〉偈語和版畫,與善財童子拜謁無上勝長者無直接關係,不過版畫內容似乎表現了偈語中「只因我有神仙手,折取峰頭十丈蓮」的意味。
因此,圖中菩薩則以柔美陽刻線條為表現,身著天衣、寶冠,一手觸膝,一手持蓮花,盤坐於雲端上。
另外,版畫中大區域的陰刻線條則是版畫作者別出心裁的刻意之作,目的是為了強調雲端上菩薩的自在和手中十丈蓮花。
偈語被收錄在《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宗鑑法林》、《嘉泰普燈錄》等典籍,作者為宋朝開善道謙禪師。禪師,號密庵,福建游氏,與〈慈容五現〉偈語作者相同,偈語內容為禪師頌古之作。
一日,南泉禪師問趙州禪師,江西的馬祖禪師說「即心即佛」,我說「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你呢?趙州無語,禮拜南泉而出。
對於「趙州無語禮拜南泉而出」的無語公案,道謙禪師是有些看法,他說:「華嶽三峰翠插天,上頭無路可躋攀;只因我有神仙手,折取峰頭十丈蓮。」
是啊!祖師無語如同翠峰入天,無路,無語,那麼「禪」還可以說些什麼呢?
公案中,趙州用最高的禪意禮拜南泉而出,是禪的無言之言。因為無話可說,所以道謙禪師用神仙之手,折取翠峰頂上的十丈蓮花。
翠峰頂上真有十丈蓮花可折嗎?去問道謙和尚吧!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