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的生活智慧

周慧珠 |2011.05.22
1649觀看次
字級

寫作是我生涯中的一個枝椏,隨緣長出的根芽,卻開出許多花朵,結成一串纍纍的果子。──鄭石岩


唯識心理學

鄭石岩說:

唯識家指出「萬法唯識」,這樣的旨趣稱為「大乘」,唯識學是大乘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唯識心理學就是用「悲智雙運」,並透過轉識成智來創造生活和豐富生命,並覺悟到究竟第一義諦。

識正確了,思考就清楚,生活就幸福。識被扭曲了,或者產生情染和執著時,心識活動打結,造成情緒障礙,思考決策錯誤,從而帶來痛苦,更嚴重的是生命意義的迷失。

他把多年累積的知識和經驗,融合唯識論和心理學的學理,建構「唯識心理學」,都是以唯識論中「心所法」為藍本,結合心理學理論和實務經驗,所建構出來的。

《換個想法更好》著重生活和工作的調適,增進自我效能,以實現豐足喜悅的人生。

《尋找著力點》具體討論生涯發展和開展成功人生的要領,並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勝任自己》從發展健康的自尊、面對真實、學習自律三方面去發展勝任自己的特質。

《精神體操》透過正向的品格和培養心靈的長處,克服心理困境,開展全新的精神力。

《過好每一天》透過情緒智慧的養成,發展法喜,增進身心健康,實現亮麗的人生。

《生命轉彎處》透過唯識論中轉識成智的精神,把生命的歷程串聯起來,著眼於人生的全面思考。

禪學與生活

《參禪.改造心情》——參透二十八則,法喜八萬四千。

《禪.生命的微笑》——以禪法實現自我,做生活的主人。

《無常.有效面對生活》——涵養禪定智慧,開展亮麗人生。

《優游任運過生活》 ——具備優游的生活態度,任運的生活智慧 。

《禪.心的效能訓練》——汲取禪修智慧,提升自我效能。

《悟.看出希望來》 ——懷抱希望,活得喜悅。

《清心與自在》——佛法的心理學分析,融入平常生活。

《禪悟與實現》——體現生活的藝術,追求心靈的自由 。

親職與教育

《教導孩子成材》——打造學習型家庭,做孩子的領航人。

《發揮創意教孩子》——培養主動學習、樂觀上進的教導新點子。

《親子共成長》——培養孩子心智,開展天賦潛能。

《身教——涓涓身教,善盡親職》——良好的身教,是孩子人生中最寶貴的資產。

《教師的大愛》——發揮有能力的愛,做學子們的貴人。

《父母之愛》——用有能力的愛,教出優秀孩子。

《覺.教導的智慧》——清楚的覺察,成功的教導。

《心理分析與教育》——心理分析法在教育上的應用與追蹤。

心靈的成長

《行動使人生改觀》——想得正確做得對,生命豐富又有味。

《隨緣成長》——把握經驗學習,創造悅樂人生。人注定要在任何環境中學習,所以要隨緣成長。

《開心的生活》——打開心窗,看亮麗人生。開心和快樂是一種心境,也是一種習慣。

《安度難關》——走出低迷的谷底,登上亮麗的高峰。

《妙喻扭轉人生》——隱喻啟發易開悟,撥雲見日展新機。

《活出自己的如來》——作歡喜生活的主人。人必須認清自己,才能決定自己如何活,這就是如來的真諦。

《打造美好人生》——珍惜生命,活出熱情。

《牽手締造幸福婚姻》——教導每對佳偶如何幸福過一生。

《好心境.好創意》——尋找生活的光、熱與寧靜。

《活出豪氣來》——重振拓荒豪氣,孕育生活與工作的動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