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邊欣賞近代史上的水墨大師張大千的十二幅名畫,邊聆聽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奏為畫作而創作的樂曲,是人生極大的享受。北市國將於二十八日在國家音樂廳演出《音畫大千》音樂會,邀請京劇名角魏海敏、曹復永,南派笛樂名家杜如松與古琴名家趙家珍、黃永明,在悠揚樂音中,展現張大千「氣象萬千、富貴逼人」的藝術成就。
「這是一場場畫與樂的對映,不是跨界,而是回歸。」擔任製作與策展的文化學者林谷芳指出,音樂會以收藏家林百里珍藏的十二幅張大千畫作為本,以樂映畫,讓觀眾在視覺與聽覺交會中,契入張大千的世界。
林谷芳表示,音樂會是將十二幅畫分成六個主題呈現。由於張大千將潑墨畫風發揚光大,因此民眾眼看〈黃山高士〉、〈巫峽雲帆〉兩幅作品時,耳聽北市國委託上海作曲家周成龍創作〈畫聖〉,感受張大千內心寧靜中,仍有那份豪情氣概。
「張大千的畫風其實和敦煌有著密切關係」。林谷芳以〈唐宮按樂圖〉、〈善財大士〉為例,這兩幅畫是張大千展現臨摹重彩、原色描繪呈現敦煌畫的特色,因此胡登跳從〈敦煌琵琶譜〉中挑選出〈又慢曲子西江月〉、〈長沙女引〉,重編成絲絃五重奏來對映。
林谷芳強調,「張大千畫仕女、美女是很出名的」。為了對映〈玉環調鸚圖〉與白描仕女〈惜餘春〉這兩幅知名作品,特別邀請京劇名角魏海敏、曹復永、朱民玲、丁一保,演出京劇《白蛇傳
‧遊湖借傘》。曹復永透露,張大千曾觀賞他和郭小莊演出全本《白蛇傳》。
為展現〈自畫像〉及〈蒼松知琴音〉的高士風格,邀請笛名家杜如松用倍低音大笛演奏〈雲來集〉,感受法喜之樂;北市國委託作曲家唐建平創作、古琴名家趙家珍演出的古琴協奏曲〈雲水〉,是對映〈幽谷圖〉、〈雪染秋山〉這兩幅作品;至於畫作〈白荷〉、〈鉤金紅蓮〉,不但邀古琴名家黃永明與北市國合奏琴曲〈梅花三弄〉,並使用中山堂珍藏的曾侯乙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