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俗】剪斷風箏放晦氣 

常書偵 |2011.04.05
1806觀看次
字級

清明時節,暖風徐徐,春氣上揚,氣候最宜放風箏。

放風箏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但在古代,裡面還包括著一項古老的習俗:「放晦氣」,即將風箏放上天空後,將線剪斷,任其飄逝,認為這樣就可以將自身的病痛和煩惱一同帶走。從而,風箏成為古人節日避邪的一種用具,而放風箏則成為古人消災祛難的手段。

「放晦氣」這種習俗由來已久。據古籍記載,放風箏一開始就和原始的宗教有關,因當時生產力低下,科技水平極不發達,人們還沒有能力來抵抗疾病和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襲,因此產生了崇拜神靈,祈求天賜好運的心理,在風箏上予以寄託便是一例。

放風箏時,身體沒病的,就在風箏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有病的,還要把有什麼病寫上去,然後放上天去,再剪斷牽線,讓風箏飛走,認為這樣可以放走惡運,達到消災祛病的效果。

所以,人家放走後落下來的風箏,是不能去撿拾的,否則就會沾上晦氣。如果風箏落在誰家房頂上,也被看作不吉利的事情。到現在有些地方還堅持這一迷信的說法,尤其是老年人。

古典名著《紅樓夢》在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雲偶填柳絮詞」中,特別提到放風箏「放晦氣」的習俗。

話說黛玉、寶玉和史湘雲等人正聚在一起以〈柳絮〉為題填詞,只聽窗外竹子上一聲響,恰似窗屜子倒了一般,眾人嚇了一跳,原來是一個大蝴蝶風箏掛在竹梢上了。

紫鵑想要去把風箏拿下來,探春笑道:「紫鵑也太小器了,你們一般有的,這會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個忌諱?」

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們的拿出來,也放放晦氣。」

寶玉也打發小丫頭去取賴大娘昨日送的那個大魚風箏,可晴雯已經放走了,寶玉道:「我還沒放一遭兒呢!」

探春笑道:「橫豎是給你放晦氣罷了!」

文中還介紹了「放晦氣」的方法

:當風箏飛得很高、手中線將放盡之際,用剪刀鉸斷線,讓風箏自由而去。

黛玉「因這一放雖有趣,只是不忍」,李紈便說:「放風箏圖的是這一樂,所以又說放晦氣,你更該多放些,把你這病根兒都帶了去就好了。」

紫娟向雪雁手中接過一把西洋小銀剪子來,齊籰子根下寸絲不留,喀擦一聲絞斷,笑道:「這一去把病根兒可都帶了去了。」

那風箏飄飄搖搖只管往後退了去,一時只有雞蛋大小,一眨眼,又只剩下了一點黑星兒,一會兒就不見了。

現在,由於科學技術的高度發達,人們對放風箏能夠「放晦氣」之說早已不信。但放風箏有益於身心健康卻是不爭的事實,它不但可以活動全身的筋骨、血脈,還可以洩內熱、清眼目。尤其是兒童放風箏,更是一項健康有趣的娛樂活動,因而受到人民大眾的廣泛喜愛與歡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