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有鑒於這次日本強震所引發的建物倒塌、大火、海嘯、核災等複合型災害,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表示,為防範可能發生的輻射危機,教育部已經成立「應變因應小組」,一旦發現輻射塵災情有擴大的趨勢,將立刻啟動校安機制。除此之外,教育部也正式發函給各校,要求各級學校要在六月底前,舉辦複合型災害防救逃生演練,以提升師生們的防災與避難能力。
林聰明表示,多一分準備、多一分安全,我們無法預測地震等天災何時會發生,但如果防災教育做得好,就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防災避難觀念,為自己爭取更多黃金逃生時間。尤其像這次日本地震所帶來的複合型災害,也讓社會大眾意識到,防災教育不能只採取單一面向,因此教育部特別發函給學校,要求各校務必要在本學期內完成複合式災難應變演練,才能有備無患。
為讓防災教育可以扎根校園,內化於學生心中,教育部也列出許多防災網站及資料平台供學校查詢及師生參考,包括防災教育數位平台(http://disaster.edu.tw/)、防災教育數位學習教材區(http://120.108.115.64/niidis/)、學校因應氣候變遷及大規模地震知識交流網(http://disaster.edu.tw/ilpurple/)等網站,希望藉此讓防災資訊更加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