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父母喊瞎 她走出視障陰霾

李祖翔 |2011.03.12
1990觀看次
字級

鍾宛貞是位中途失明的視障者,她和許多人一樣,從難以接受重大打擊、自我放棄、墮落,到漸漸看開、尋得信仰;在走出家門的那一刻起,雖然再也看不到陽光———也許某個角度還有小小的、模糊的影像,但她的世界,卻變得更加光明且溫暖。這個歷程說來不短,失明至今超過十年,但讓她走向「光明」的關鍵,卻是因為她有個在外人眼中比較「奇特」的家庭;她與家人的相處令人瞠目結舌,卻又不得不令人佩服。

「瞎子(台語)」不是一個有禮貌的詞彙,通常帶有侮辱性質,但在鍾家,「瞎子!拿東西過來!瞎子!去那邊!」這句話卻常聽見。鍾宛貞說,起初聽到別人這樣叫,心裡很氣憤,後來爸媽居然也學著這麼叫,真的好傷心!用這種話來侮辱人就算了,還叫得不亦樂乎?因為爸媽說:「有天我們會老、會死,不可能永遠陪妳,與其將來妳在外面受人欺負,因為傷心、無法振作,不如現在,我們讓妳對這些侮辱免疫。」所以爸媽天天叫,惹得鍾宛貞哭笑不得,但這就是她的寶貝爸媽。

腫瘤壓迫神經

人格精神異常

鍾宛貞因為腫瘤壓迫視神經和記憶等腦部區域,不只讓她近乎失明———左眼全盲,右眼只有二十度的視野、零點零一的視力,還產生了人格異常和精神分裂,「那時的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怪,我瘋狂地愛看暴虐影像,包括殺人、分屍、吃肉、飲血的鏡頭和畫面,甚至出現殘害小動物的行為。但回想過去,會發現,那些都是我從小最害怕做的事。」人格分裂後,行為很怪,導致全天候不眠不休、照顧她的媽媽竟然氣到吐血。

媽媽戴金英說:「每次放好洗澡水,告知可以洗澡了,宛貞回答『好!』然後沒反應;叫她吃飯,她也說『好!』還是沒行動,如果不幫她洗、餵她吃飯,她可以半個月不洗澡、十天不吃飯。講什麼都說『好』,然後不動作,把我氣得要死!又因為突然失明,以前做得到的拿東西、倒水都做不到了,她就在樓上大哭。為了照顧宛貞,我都沒休息,還氣到吐血,真麻煩呢。」直到宛貞術後清除腦瘤,才恢復成真正的「鍾宛貞」。

父堅持帶出門

無懼異樣眼光

宛貞說,爸媽待她無微不至,也不在乎別人的異樣眼光,就算自己對自己沒信心,或因為受到腫瘤折磨而不愛自己,爸媽永遠不會嫌棄她。記得剛動完手術,疤痕如同頭箍形狀,半環在整個頭頂,由於頭髮沒了,特別難看,雖然戴了毛帽,還是不美觀,「當時爸爸不想我整天待在家,帶我到公園散步,由於天氣酷熱,我卻因為感冒,身體忽冷忽熱,穿了十幾件毛衣,鄰居看了捧腹大笑,還罵得很難聽;我覺得很恐怖,不想再出門,可是爸爸從沒放棄,直到我走出陰影為止。」宛貞說,現在回想,覺得爸爸很了不起。

宛貞的爸爸鍾進雄和一般人無異,信仰是傳統的拿香拜拜,但宛貞出事後,所有人的心都放軟了。有個朋友到家裡,想帶宛貞去教會走走,宛貞說:「爸爸曾說:『只要是對我女兒有幫助的,都好!』」媽媽不是基督徒,卻常陪她一起上教堂、聽聖歌。媽媽說,照顧宛貞很累,好在以前將外婆接到家裡住,雖然宛貞的外婆中風,但眼睛很好,正好和宛貞互補;祖孫互相照顧,讓宛貞不致於感到寂寞。

提及爸媽對宛貞的付出與照顧,媽媽也開懷大笑地說:「我們比她還要堅強呢!」宛貞一副拿老媽沒輒的樣子:「我沒辦法反駁,誰叫她是我媽,哈哈。」她和爸媽相處就愛鬥嘴。

妹妹休假照顧

一起趕車情深

宛貞的家庭成員還有一個妹妹與一個弟弟,與兩人的互動比爸媽更有趣。

宛貞說,生病後在家休養,在台北工作的妹妹鍾妙佳,請長假回家照顧她,但妹妹認為,她應該多到外面走走看看,才不會罹患憂鬱症,就請媽媽帶她到台北一遊。

「我們走在街上,採『人導法』,由妹妹牽著我走路,因為要趕公車,她帶我狂奔,一下控制不了方向與速度,猛然撞上站牌,痛得當場蹲下,結果妹妹沒安慰,反而問我:『痛嗎?』我大喊『廢話!』結果她說,既然都痛了,那我們再錯過這班公車,不是更得不償失嗎?快!衝啊!」姊妹倆就這麼氣喘吁吁、顧不得疼地搭上公車。因為這個事件,讓宛貞與妹妹的感情更深了。

弟弟公司活動

偕同出席高歌

妹妹和爸媽一樣寶,而弟弟呢?宛貞說,別人家裡如果有個視障者,恐怕隱藏都來不及了,誰會刻意張揚?偏偏弟弟鍾博仁就邀她參加公司活動。活動上,大家盡情歌舞,宛貞卻呆坐角落,弟弟當著同事的面要她也來唱歌,還主動幫她提詞,帶著她唱。

又有一次,弟弟帶她去買女性衛生用品,弟弟站在商店架子前,逐一念產品名稱給宛貞聽,也不管別人的異樣眼光,如此舉動,令宛貞感動。

除了家人,朋友也很愛護她,相處就如同一般人,「我曾怕別人不知道我是盲人,不願意幫我,於是戴上墨鏡,但因為頭髮還沒長出來,加上感冒,又把自己包得像『肉粽』,朋友就毫不留情地說:『一點都不像盲胞,比較像不願讓人認出來的發福明星。』」鍾宛貞說,因為有家人和老師、朋友的「真誠」支持,才能有今天的樂觀與成就。

電台主持節目

還進修博士班

宛貞現在在靜宜大學擔任諮商輔導中心的辦事員,被推舉為台中市視障生家長協會理事長,也在教育電台彰化分台等數個廣播節目擔任主持人,還當義務張老師,這些身分並沒有讓她停下公益腳步,她繞過半個台灣,到花蓮進修博士班,未來還要考社工師。

讓宛貞這麼精進學習的原因,正是因為有良好的環境,所以她也鼓勵家有視障者的家庭,一定要支持他們,要用正常的態度對待,尤其必須教導他們獨立。

宛貞說,「我爸媽給我的,就是讓我知道,永遠別放棄進修、成長以及治療———儘管腦瘤病況總是反反覆覆,視力也只會惡化,但我們絕不能放棄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