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至少有兩次,那一帶的交通幾乎處於癱瘓狀態,有道是:車聲人聲口哨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開心。大孩子疲倦的臉上有點戒備有點無奈卻故做輕鬆的表情;小孩子笑逐顏開蹦蹦跳跳像隻逃脫藩籬的小兔子。大人們可是各路英雄來聚,進口車摩托車腳踏車,車車相連到天邊,散步的跑步的撐傘的,不約而同一齊往前。你猜對了!這時候一定是放學時刻,家長們各自接走自家小孩來了。大人小孩一陣相見歡後又往面八方疏散,正是:「人面已朝歸路去,黌門依舊笑晚風!」
清晨,交通依然處於癱瘓狀態,只道是:車聲人聲口哨聲聲聲擾人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不太開心。大小孩睡醒惺忪有之,腳步欲走還留有之,有的吃力的拖著行李箱似的書包,如果手上不提個裝早餐的塑膠袋可就顯得落伍了。各路英雄來的大人們,依然車車相連到天邊,催促聲異口同聲此起彼落,各路俠客急急卸下父母身分,也是人在江湖情非得已:「校園辭別無紙筆,憑君手機報平安。」大人小孩一早離別後,一條各自奮鬥的路便又伸向路的兩頭。你又猜對了!這是上學時分。正是:「風蕭蕭兮露水寒,壯士一去兮趕上班!」
這幅熱烈上演天倫圖由來已久矣!近代年輕父母,除了在職場上要效法諸葛亮鞠躬盡瘁的精神:「為報上司知遇之恩」「許公事以驅馳」之外,還要學習李密孝親為上的情操:「親伺湯飯,未嘗廢離」「憫兒孤弱,躬親接送」。在工作與家庭的夾縫中,還要擠壓心力維持「溫馨接送情」,此情可憫此景可嘆呀!
在沒有車的年代,上下學是小孩子自己的分內事,每天放學,學校把同一條路的各年級的編在一個隊,任隊長的高年級押後,副隊長帶頭,低年級同學被保護在中間,就這樣母鴨帶小鴨的一路走回家。團隊觀念、獨立冒險精神和同儕間的感情也就從小這樣養成的。「排路隊」的「放學途中」是許多人的快樂回憶,也是最大的學習與收穫。今昔相比,不知是失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