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選舉結果,雖然雙方都不滿意但都可勉強接受,民進黨一心一意全力要搶下的北二都,不僅沒有獲勝,而且差距都在十萬票以上,這個差距與事先所有民調都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國民黨也沒有高興的本錢,不僅台中市差點大意失荊州,而且南二都輸得極為難看,尤其五都總得票數竟然首次落後民進黨。兩黨皆有得有失,而且得失相當;民進黨輸得漂亮,國民黨贏得慘烈,兩黨從兩年前總統大選的懸殊差距,現在已經在同一起跑線上,因此未來一年半將是兩黨競爭最激烈的時候。
馬政府執政逾兩年,繳出了不錯的成績單,金融海嘯後台灣是世界上復原最快的國家,各項經濟指標都大幅昂揚,股市破八千點,失業率掉到五以下;更在兩岸與外交上一再獲得重大突破,在各項國際的評比中,台灣名次都往前躍進。但是國民黨卻在兩年間的大小選舉中已連敗六次,五都總得票數都落後在野黨,為何國民黨的政績沒有受到民眾的肯定
?尤其是馬總統上任後積極的進行「深化民主、堅持改革」,為何沒有受到民眾認同?國民黨必須深切思考,找出原因。是基本政策方向不適當?是宣傳沒做好?還是人民感受不一樣?是輕忽南部?還是講話的方式讓人民聽不懂?
民進黨此次選舉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於避開了統獨與兩岸。以往民進黨選舉最大的兩張神主牌就是統獨與兩岸,這兩個議題幾乎主導了整個選舉的訴求走向,也引發了族群對立。此次民進黨為了爭取青年與中間選票,而向中間靠攏,在政治光譜上政黨向中間靠攏是值得讚揚的。在地方型的選舉,民進黨可以避開統獨與兩岸,將來在總統大選上,民進黨必須在這兩個大方向上說清楚講明白。我們支持蔡英文主席在政治光譜上向中間靠攏的作法,但是也必須提醒必須早日建構民進黨在統獨與兩岸的立場與主張。此次深綠的「一邊一國」選得不錯,這些政治光譜上的極端派,蔡主席要如何因應,考驗著民進黨的智慧。
這次選舉明顯可見台灣已經正式進入了兩黨的政黨政治模式,本來仍有舉足輕重力量的台聯、親民黨與新黨,在此次選舉中都不如人意,在複數式的大選區都無法立足。將來在一對一小選區制的立法委員選舉,更難以有所作為,從多黨政治走向兩黨政治是福是禍,重點在這兩黨做得如何?因為人民沒有了第三選擇,只有寄望兩黨能捐棄私利,為人民的福祉著想,不負人民所託。
五都選舉結束,不僅台灣民主進入新的一頁,台灣的政治版圖、地方區塊、行政轄區,都將出現重大變化。新的挑戰才剛開始,未來在統籌分配款的運用上、行政資源的分配上、五都與中央的互動上以及市縣的整合上、鄉鎮市長的選派上,都將會出現重大的爭議;這些都不是輕易可平息的。而其他縣市對於五都享有獨特的資源,必產生不公與不滿,將來資源的分配與行政的分工,也是選後亟待處理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