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十年記者,激情仍隨時湧進劉長樂胸中,看到旗下記者採訪不到位的時候,心中發急,恨不得立刻拿起話筒重操舊業,「如果我是記者,我會…」這是他的職業病,對這個行業,就是始終如醉如痴。
鳳凰衛視有很多的獨家,也正是激情之下的代表作。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劉長樂親自持著小攝像機,拍攝了江澤民和卓琳在海逸酒店碰面的鏡頭,總督彭定康女兒離開時的傷感,也令電視機前的萬千觀眾為之一動。
他說,企業發展到一個程度,如果不投入激情,就會缺少創意和成果,把整個生命和感情投入,才能做永恆的媒體英雄:「我隨時想抬起攝影機奔到事件現場,只可惜,目前有點身不由己,百分之九十的時間要用在管理上,剩餘的百分之十用來看電視內容,說來,實在不夠,」不過,已經很讓自己亢奮了。
這是劉長樂自認的「癖」,他對鳳凰付出一生心力完全心甘情願,即便自討苦吃,也苦中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