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瑣談】蘭亭集序

文與圖/陳俊光 |2010.10.07
1901觀看次
字級

《爾雅》:「序,緒也。字亦作『敘』,言其善敘事理,次第有序,若絲之緒也。」用以說明著作的旨趣及經過。

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王羲之與孫統承、謝安等四十一人於會稽山陰集會,即是蘭亭雅集,彼時與會者作詩三十七篇,遂輯錄成《蘭亭詩集》,王羲之以鼠鬚筆及蠶繭紙,在微醺之際為蘭亭詩集寫序文,是謂〈蘭亭集序〉。

王羲之〈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其書法飄逸流暢,如行雲流水而又筆力雄健,是眾多書法之極品。〈蘭亭集序〉每個字形都有其獨特風格,就是相同的字也有不同形式,塗抹、改字、加字等都保留下來,據說王氏之後重寫亦不能寫出當時氣氛。

書法至王羲之開始發生巨大轉變。後世將王羲之列為古今第一書家始於南朝,王之所以能享此大名者,原因約有二:

其一、是身為大族之貴公子,東晉最重門第,士大夫尤喜標榜,王謝風流,披靡一世;再則七賢八俊之號,一經品題,頓增名聲,王羲之有此憑藉,為其他任何書家所不及。

其二、由於王羲之書法,雅俗共賞,而其風流蘊藉,適於士大夫的意趣投合。

其後人智永禪師收藏此序傳於辯才和尚,唐太宗熱愛王羲之書法,有大臣蕭翼從和尚騙得此序獻於太宗,太宗令人臨摹多份,分送大臣觀賞,原作則殉葬於昭陵。

但唐太宗的昭陵,曾於五代時被溫韜所盜,而被盜物品名單中並沒有〈蘭亭集序〉,因此一般相信〈蘭亭集序〉現存於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